2(第7/10页)
大棚里有个人影,不是瓦斯,而是一个中年女人。她正站立着采摘草莓、摘除茎蔓。惠介恍然大悟:对呀,用这种栽培方法的话,母亲就不会腰痛,不会整天咒骂那辆破烂的乐乐车了。他从大棚门口探进头去,打了个招呼:
“你好,我叫望月。阿豪在吗?”
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喂。”
正是瓦斯。上次缠在头上的白毛巾,今天变成了黑毛巾。额头正中间有个耐克标志。毛巾很干爽,像是刚刚缠上去的。
刚踏进大棚半步的惠介转过身来。这时,瓦斯那张满不在乎的笑脸忽然耷拉了下来。
“你行行好吧,大棚门打开了就得关上。不关的话,温度和湿度会改变的。如果让害虫进去了怎么办?”
“啊,对不起。”惠介连忙把门关紧,并为自己缺乏专业意识而感到羞愧。
“那就拜托你了,阿望。”
阿望?这是惠介读中学时的绰号,但瓦斯并不是他的朋友,从没这么叫过他。
“进去看看吧。”
说着,瓦斯把门拉开到仅容身体通过的宽度,自己快步走进大棚里,随即在惠介眼前砰的一声关上了门,似乎是在向他演示进入大棚的正确方法。确实,种草莓需要注重各种细节。惠介不由得感到佩服,但同时又有些恼火。他也把门打开三十厘米左右,侧着身子迅速走进大棚里。
里面的温度比父母家里的大棚稍高一些,但也没觉得很闷热。当然,也不冷。湿度也感觉刚刚好。别说草莓,就是人待在里面也感觉挺舒适的,像是既不用开冷气也不用开暖气的温和环境一样。
授粉蜜蜂扑面而来——噢,不是蜜蜂,比蜜蜂体形更大,而且是黑色的。惠介吓了一跳,连忙挥手驱赶。瓦斯斜眼看着他,哼地冷笑了一声。
“这叫黑丸花蜂。我们家用的全是这种蜂。它们和蜜蜂不同,就算气温寒冷、天气恶劣时,也会一大早就到处飞舞。而且因为块头大,能采集的花粉量也不一样。比蜜蜂好用多了。”
“黑……丸?”
要是带了笔记本来就好了。惠介连忙掏出手机,把这种蜜蜂的名字输进去。
瓦斯停顿了一会儿——应该是在等惠介输完字吧,随即补了一句:
“不过很贵哦,一只要600日元左右。”
这话应该带有炫耀的意思。可惜惠介根本不了解蜜蜂的行情,所以并没有表示惊叹。
瓦斯忽地转过身,在架台之间的通道穿行。惠介连忙跟上前去。架台之间的间距很宽,草莓的果实垂到了惠介的腰部以下——对自己来说太低了,不过要是母亲种的话还可以再低一些……走着走着,惠介不由得考虑起来。
瓦斯走得很慢,步子又小,似乎是有意向惠介展示大棚内部有多宽敞。
实际上,确实很宽敞。通道两侧的红红绿绿的草莓像公路绿化带一样延绵不绝。放眼望去,一排排繁茂的枝叶仿佛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面积应该比惠介的大棚——噢,不,比惠介父亲的大棚大三四倍吧。棚顶也要高得多。
终于走到尽头。瓦斯回过头来,像歌舞伎演员向观众席抛媚眼似的环顾大棚,得意扬扬地微笑道:
“欢迎来到菅原农场。”
他的鼻子翘得老高,双眼在惠介的脸上搜寻着“赞美”二字,同时还补了一句:
“不过,也就3600平方米而已啦。”
惠介心想:你不是想听到我的赞美之词吗,那我就偏偏不说。看来,这家伙的性格一点儿都没变,仍然还是像中学时在教室角落等着别人跟他说话一样。他虽然沉默寡言,但却默默地在心中积攒了自吹自擂的话。一旦我随口夸他两句,那可就完蛋了——他准会没完没了地吹嘘自己,或是炫耀一些无聊的学识。这家伙真讨厌!
“这是二号大棚。”
“哇”是不能说的。“……也就是说,还有另外一座跟这个一样大的大棚?”
瓦斯那得意扬扬的眼睛,霎时间变成了拒人千里之外的,冷冰冰的玻璃球。
惠介想起来,刚才停车时左手边还有另外一座比较小的大棚——跟父母家的大棚差不多大,不知为什么侧面的PO塑料膜高高地卷了起来。于是他就问道:
“一号大棚,是不是就是指旁边的那座?”
瓦斯没有回答。惠介又继续问道:
“那座为什么敞开着呢?用来做什么的?”
他并不是想故意问倒对方,而只是觉得好奇而已。
应该不是废弃没用的。刚才还偶尔瞥见里面有绿色影子,好像也是草莓。
“师傅,请教一下。”
惠介只是打趣而已,没想到正扭头顾自摘茎蔓的瓦斯却得意起来:
“那里是用来培植母株的圃场哦。”
母株圃场!——惠介之所以来到瓦斯的农场,主要就是想问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