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31页)

这次接的项目,是公司介绍宣传册。不用竞标,所有的策划方案、标题文字、版面设计全都已经确定好了。做这种工作,虽然缺乏趣味性,但也不用费什么力气,也不必担心设计方案通不过。也就是所谓的美差吧。总共三十二页。虽然半年前设计费行情走低,但算起来的话,这个订单还是能拿到接近七位数日元的酬金吧。

今天是星期六,但美月还是要出去做钟点工。惠介本来想在家陪银河玩,但银河刚才却出去了,说是“和晴翔约好了一起玩”。惠介闲得无聊,便拿出家里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工作。

昨晚深夜,邮箱收到了对方发来的版面设计图。对方抱怨说“日程比较紧张”——交稿期是一周后。不过,对于没有其他工作的惠介来说,一周时间足够了。

“保护地球”这个词嘛,不知道听过几千几万遍了。这是这家公司的口号。他们不过是对产品的回收利用做得比较好。其实,要真想保护地球的话,他们最好就不要生产任何东西。

父亲也并不是为了保护地球才减少耕地的,而只是因为限制变严格了而已。父亲这种人,肯定是想尽各种办法,尽量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做到收益最大化。

对了,下一次喷洒农药是在什么时候?得查查看——他把父亲的笔记本和《草莓白皮书》都带回来了……慢着慢着,现在可是自己的工作时间呀。

于是,他的心思回到电脑屏幕上,开始考虑下一页的设计。下一页的标题文字是:

“迈向与自然共存的未来。”

嘴上说说倒是挺简单的。

“保护地球”和“保护食品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农作物却日渐减少。因为大家都只是在大声疾呼、高谈阔论,而没人愿意在泥土里摸爬滚打。

想必过不了多久,全国都会被混凝土覆盖,人们居住的地方全都会变成大家偏爱的城市吧。

当然,惠介也是“大家”的其中一人。不仅如此,就连摆在眼前的农家职业,他也亲手放弃了。如果被“大家”指责的话,他也无法辩驳,只能这么回答:“没错,农业很重要。那我把它转让给你,你替我去做吧。”

哎呀,这样不行。一见到蹩脚的文案就要咒骂几句,这是平面设计师的职业病。很久没接活儿了,得集中精神做好才行。

腰部的肌肉酸痛比昨天更严重。他一边揉着腰,一边思考:什么样的视觉效果适合“迈向与自然共存的未来”这个标题?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蜜蜂——蜜蜂为花授粉,从花那里采蜜,正可谓是“共存”……

然而,大棚里的蜜蜂却很难和草莓实现共存。因为草莓的花蜜太少,而且授粉蜜蜂的数量明显太多,仅靠草莓花蜜的话肯定会饿死。所以,必须定期给它们喂干燥花粉或糖水。

母亲会给它们喂食吗?——她经常气恼地冲着蜜蜂嚷道:“为什么老是蜇我呀?”所以也不太肯接近用纸箱做成的蜂巢箱。惠介心想:是不是应该交代进子姐呢?

哎呀,不行不行,怎么又冒出草莓来了呢?集中精神!他在网上搜索蜜蜂采花蜜的图片。

以前提交设计方案时,惠介总是会自己先把浮现在脑海里的画面画下来。如果方案通过的话,他就选派摄影师进行拍摄或委托给插画家。他一向觉得这是广告制作的基础。

但现在的订单大都是要求你用低预算的租用图片完成。使出美术学院功底画出的草图反而不受待见,说是“看不懂”。与其多费一道工序,不如一开始就在网上搜索可供租用的图片。

惠介找到了几张比较合适的图片。偶尔会有些客户说虫子太恶心了,不要出现在广告上。不过,这蜜蜂应该没问题吧?

广告策划书是这家广告制作公司的文案设计员用邮件发过来的。没有见过面,也没有用电话联系过,没听过对方的声音。邮件署名为“纯”,也不知道性别是男是女。惠介本来觉得应该见个面商量一下,但对方的邮件里并没留电话——那意思大概是:用邮件联系就行。

不过,惠介最近也渐渐习惯这样的工作流程了,甚至有点儿怀念从前在广告代理公司上班时那些没完没了的策划讨论会。

唉,无所谓了。对方大概也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项目,随便做就行吧。每当做这种应付式的活儿时,惠介就会时常想起订单上的设计费金额——就当作是用时间换钱好了。

封面 5万日元

内页 3万日元×31页

或者也可以考虑不用蜜蜂,而改用蜂鸟。敲打键盘的手指在半空游移。

这时,手指突然轻轻一拧——下意识地做了个摘草莓的动作。

体力劳动太可怕了,短短两三天内就形成了身体习惯。集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