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31页)
噢,原来如此。那一道道呈梯形的田垄看似只是把泥土堆起来,其实田垄里面还铺设有输送水和肥料的管子。还有,以前种番茄时用的手动式暖气机,现在也装设了自动传感器。
不知不觉间,家里的农业设施变得先进了很多。笔记本里频频出现的“天敌”这个词,原来是指用来给草莓驱除害虫的生物农药——用肉眼看不见的小虫捕食害虫,也就是说不用农药,而是以虫驱虫。好像是英国产的。
父亲原来在做这么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呀。在惠介的印象中,父亲天黑回到家就只会泡澡、吃饭,一边看巨人队的职业棒球直播赛事,一边喝得酩酊大醉,在比赛结束前沉沉睡去……
惠介看着父亲那仿佛带着嘲笑的、半边瘫痪的睡脸,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父亲,母亲,都不容易啊。”
草莓株上长出来的那些“茎蔓”,原以为只是在徒劳无益地疯长,其实并非如此。
据《草莓白皮书》所说,一株草莓上会长出很多条茎蔓,茎蔓的顶端有芽,如果接触到土地的话,就会生根,长出新的草莓株。而这子株又长出茎蔓……如此不断地延伸繁殖下去,就像从一个插座上伸出多条配电线路似的。
在草莓收获期,为了防止茎蔓吸走养分,人们会把它们嘎巴嘎巴地折断。但在育苗期,却会对这些茎蔓爱护有加,用罐子盛着,让它们多长出子株来。最后,从一棵母株摘取下二十至三十棵子株,定植于田垄,培育出草莓果实。
植物真神奇——即使是对农业毫无兴趣的农家儿子,也会时常冒出这种想法。
例如马铃薯,切出来的一小块就会发芽,长出十几、二十个新的马铃薯。
又如番茄、黄瓜和茄子,从耳垢一般小的种子就能长出上百个果实。又如萝卜,从一粒胡椒那么小的种子,就能长成拔都拔不动的大萝卜。
而草莓的种子嘛,并不是红色果实表面那些凹凸不平的地方,而是在更深处。这些小小的种子会变成几十株草莓,而每一株又结出几十颗果实……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炼金术。如果要说类似的东西,那也许就是农业了。农业是一种需要付出相应劳动的炼金术。
父亲以前是用种子来种番茄的,但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几年前就改变了做法。草莓也一样,是从种苗公司购买“母株”。按笔记本上的记录,去年十一月,父亲预订了下一季的草莓母株:
红脸颊 240
《草莓白皮书》上写着:“考虑到成活率的因素,一棵母株有望培育出20棵子株。”但家里的大棚可种不下4800株草莓。凭父亲的性子,他一定是想赌一把,尽可能地多种一些进去。
笔记本上,一周后的记录这么写着:
追加预订 章姬 160 夏天前搭建二号大棚
不知道一开始预订了多少,但这“追加预订”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惠介翻到《草莓白皮书》的最后,浏览了一下草莓商品目录。果然,“章姬”是草莓的品种名字。
惠介一时愣住了:没想到父亲竟然打算扩大经营规模,再多建一座大棚,他大概已经对我这个不肖之子绝望了吧。
真是莫名其妙,都七十岁的人了,还给自己找这么多事做。就是因为这样才会病倒的。
“望月先生,换一下姿势。”
这时,背后传来一个声音。一个长着亲切的圆脸、身体结实浑圆的护士过来了。
“咦,今天是儿子过来嘛。其实,我已经对他女儿说过不用来陪护也可以啦。”
哪个女儿?肯定是刚子姐吧。
护士粗壮的手臂伸进父亲身下,用仿佛高难度跪摔绝技的动作把沉睡中的父亲翻转过来。
“啊。”
父亲睁开了眼睛。
他面向这边,这次不光是翻白的左眼,就连刚才闭着的右眼也睁开了。
惠介伸手在父亲面前左右摆动。父亲的眼珠随之转动。
“爸,是我。”
像百叶窗一样皱巴巴的眼皮下,眼珠子闪动着意识清醒的目光。
父亲的半边嘴唇抖动了一下,发出了一声:
“噢。”
这声音呼噜呼噜,仿佛在漱口似的。也许并不是因为生病,而是他本来的嗓子就是如此。他像用丝线拉起半边嘴唇似的,挤出一句:
“惠……”
他大概是想说:噢,惠介呀。
“嗯,我是惠介。太好了,医生说没有性命危险。还是你能扛。”
这是父子俩两年来第一次开口说话。现在不是斗气挖苦的时候。惠介本来有很多话想对父亲说,但一时却不知该说什么好。结果,他嘴里冒出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
“上次你说的‘母株圃场’,我终于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