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31页)

“上次施肥已经过了十天,而且难得今天又是好天气。天气不好还不能施呢。”

“噢,这样啊,然后呢?”

听母亲解释了好几遍,惠介才渐渐明白了。

所谓叶面施肥,就是把液体肥料喷洒到叶面上,让叶面吸收养分。以前种番茄的时候也做过?可能做过,但惠介完全记不起来了。

惠介虽然出生于农家,但对于农业种植方面的专业知识却一窍不通。其实,就算是工薪族家里的小孩也大都不知道父母在公司里做什么工作吧。就跟这个是同样的道理。

“那里有说明书和你父亲的笔记。施肥器在大棚里。”

母亲指着屋角的一个储物架说道。惠介顺便问了一句:

“对了,母猪屠场是什么意思?”

“啊?”

“母猪屠场。父亲在病床上说的,好像说梦话一样。”

“噢,噢,”母亲使劲点头,十分肯定地说道,“意思就是说母猪屠场呀。”

父母都不擅长表达,可能也是导致惠介缺乏农业知识的其中一个原因。

施肥器是肩背式的,塑料罐上连接着橡皮管和酷似长笛孔的喷嘴。惠介看了一下那本皱巴巴的使用说明书,总算弄懂了它的使用方法。而比这说明书更难懂的,是父亲写的工作日记。工作日记写在一本毫不起眼的、B5大小的活页笔记本上。第一页是从去年三月开始的。

笔记本上,有的地方只是把当天所做的农活分条记录下来,两三行就完事;有的地方则记下了长篇大论的栽培信息;还有的地方,直接把专门的新闻报道剪贴了上来。几乎每天都用红笔写着类似于“312”“156”“237”这样的数字——大概是记录当天收获了多少袋草莓吧。

他的目光停留在第二页记录的这句话上:

3月7日 购入母株(红脸颊280)

须马上准备圃场。

噢,“母猪屠场”原来是“母株圃场”的意思呀。

“圃场”这个词,自己好像曾经听过,是在哪里听过来着?以前父亲的词典里有过这样的词吗?

父亲原本写字就很难看,而且这工作日记又写得十分潦草,还用了很多简称和符号,大概是觉得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吧。所以对于惠介来说,看这样的东西简直无异于解读密码。

三月十七日这一页上,日期下面用签字笔写着“母株定植”几个大字,并用红笔圈了起来,似乎是可喜可贺之事。

惠介不知道“母株”是什么意思。不过,既然同一天日记里还记录了草莓收获量,说明收获草莓的同时就已经在进行秧苗定植了。这本笔记本记录的是从去年春季到这一季的情况,那现在收获的草莓,应该就是一年前在不知哪个“圃场”种下的。比起半年一茬的番茄来说,这草莓可是麻烦多了。

惠介哗啦哗啦地翻看着。笔记本上随处可见签字笔写的大字和红圈圈。

7月22日 茎蔓切除

9月19日 显微镜检查OK

花芽分化

开始定植

11月1日 开花

父亲总是觉得身为男人,不好意思老是把喜怒哀乐表现出来,所以他偷偷地在笔记本里宣泄着他的喜悦和兴奋之情。12月7日那一页上,用了整整一页纸写着几个跃动的大字:

开始收获 出货76 磷磷 Z 屈育剂

看着看着,惠介突然觉得这本貌似中学生复习考试用的活页笔记本变得沉重起来,双手几乎承受不住。他长叹了一口气,环顾着大棚。大棚里只有自己一个人。草莓们对父亲的病不管不顾,只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采摘。大棚里的温度接近炎夏,虽然听不到鸟叫蝉鸣,却似乎能听到果实膨胀和茎蔓生长的声音。

“现在该怎么办呢?”惠介自言自语,仿佛要说给谁听似的。

今天先做今天的事吧。现在要做的是“叶面施肥”,没时间慢慢看。

他想起母亲刚才说“上次施肥已经过了十天”,于是翻到笔记本最后——十天前的那一页。

“叶肥”这一缩略语后,还列出了三个貌似是药品名字的词语:

磷磷 Z 屈育剂

为了解读这些莫名其妙的暗号,惠介向杂物棚走去。他们家的杂物棚以前是瓦屋顶的,颇有旧民居之意趣,但在惠介上初中时重新修建过了。房屋构造变得简单了很多,只是在钢筋上搭了个波浪形屋顶而已,不过面积却很大,足够容纳得下惠介在东京的那套两室一厅的公寓。

药品架放在预冷库旁边。以前在杂物棚里堆放着一袋袋农药,但现在管得严了,所以减少了许多。药剂也大都装在小瓶子里,不过种类自然多了起来。比以前种番茄的时候多添了一个架子。

“磷磷”很快就破解出来了——“磷磷”牌的液肥。

“Z”可能是这个吧——“氨基酸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