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邪灵(第12/16页)

我十岁了,除了早朝前向两宫太后请安,参加必要的庆典和祭祀活动,三年里,我在绮华馆用去的时间远远超出了在自己寝宫的时间。在这三年里,父亲一度忘了曾经问我的问题。太平天国的祸乱得到控制。父亲在最关键的几场战争中因用人得力,而使大清一度纷乱的局面又归于平稳。父亲在致力于平息内乱的这几年里,实现了控制朝堂的理想。朝臣大都聚集在父亲周围,做了父亲的心腹和朋友。在朝廷的各项决策上,只要父亲开口,总能得到绵延不绝的回应。虽然父亲在觐见两宫太后时,依然有莫可名状的压力,他心里的大火也会忽然蔓延,使他双唇发干。但父亲有能力让自己泰然自若。父亲紧闭双眼,默默忍受心里烟与火的煎熬。圆明园被焚已经过去了六年,父亲心里的大火还像从前一样没有任何征兆地复燃,还像从前一样令父亲双眼干涩。值得一提的,是父亲在这三年里曾领受过三次嘉奖,除去各类珍宝,三次嘉奖中都有绸匹、锦缎和完备的礼服。为父亲织造的礼服尺寸总是分毫不差,看得出,是绮华馆为父亲量身定做的。

在我得到太后准许,回王府探亲时,我与父亲的会见总是短暂而匆忙。父亲受到重用的这几年,内务府也在父亲的掌管之下。为皇帝监造衣饰的尚衣监自然受父亲监督。父亲事务繁多,对皇帝的衣饰却从不懈怠,同时,皇室成员的礼服、朝服、吉服也都出自内务府。恭王府设有专门存放宫中赏赐之物的库房。我察看这些琳琅满目的赏赐之物,从金银器皿,到稀有的瓷器,到稀世的书画藏品,到珠宝首饰,到衣物。衣物是我主要察看的内容。江南三织造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稀罕的织物,来自绮华馆。有专门的箱子来收藏这耀眼的服装,都是父亲在大祭礼和吉礼时必要穿戴的。还有上朝穿的补服。父亲自然会选用绮华馆的衣服,那些衣服有天然的吸引力。

从赏赐的衣物看,父亲是太后信任倚重之人。但是父亲告诉了我一个秘密。每次,在父亲遇到挫折时,就会想起这个秘密。

父亲说,我们有一段历史,被遗忘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父亲的两颊明显地塌陷下去,父亲的脸色失去了年轻人的光泽和红润。父亲对此的解释,是公务繁忙,每件事都由他亲自过问,怎会不如此?可父亲在朝堂上获得的荣耀和权力,并未使他如春风般轻快而愉悦。相反,我发现一丝暗淡的忧愁,正在使强健的父亲变得衰弱。恐怕父亲并未意识到这种变化,他思前想后,觉得局面稳定,所有不和谐的声音都在消除,而两宫太后总是以谦和的表情默许和赞赏着他的建议和谋略,况且,父亲的操劳已经得到回报,大清正走出最悲惨的境地,向光明的方向迈进……但是父亲日益瘦削,神色也日益晦暗,终于,父亲问在上元节前回到王府的我:

“你到底看到了什么?”

我的回答令父亲沮丧。

“这样也好,做一个平凡的公主,度过平凡的一生,又有什么不好呢?毕竟你是一个女孩儿,重要的,是嫁一个好人家。”

“父亲,我虽然失去了超常的能力,却看到了别的东西。”

“哦?”

“您知道,我是太后的御前女官,监督后宫的服饰用度。我以前跟您提到过一个叫绮华馆的地方,不知道您可还记得?”

“西苑路边上的那座荒废多年的院子?”

“不,它在西花园。”

“你说说看,其中有何乾坤?”

“太后的所有衣服都由绮华馆制作,有些赏赐的衣服,也出自绮华馆。”

“虽说宫里衣装的裁剪由内务府监制,但内务府的款式往往老套,跟不上宫外的风潮。西宫太后爱打扮,设织造坊,也在情理之中。况且,对于一个寡妇而言,有件令她着迷的事,分散她在朝廷事务上的注意力,未尝不是好事。”

“父亲,太后若是将绮华馆的衣服作为赏赐,就意味着太后的信任。我刚才察看了太后赏赐您的衣料、衣服。不错,都是出自绮华馆,这说明,太后信任您,所以将重要的国事都托付于您,而您身着绮华馆织造的礼服,更能显出您的威严和尊贵……”

“她收你入宫,有两层意思。一层,为了显示恩典。毕竟我们在辛酉年间有过合作。二层意思,是在必要的时候,借你牵制我。而我送你入宫,除了圣命不可违,还因为,我希望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那是我无法回答的问题,却必须要有一个答案。三年了,你没有带来答案。而我,也依然没有找到线索来回答。三年前,你七岁,如今,你差不多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当年我不能讲的事,现在是时候告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