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7/13页)

古平原一声苦笑:“这真是命也、运也,但凡是我做的生意,到了最后都会像现在这样,进一步则死,退一步则亡,这一次不但是我自己,还带上了大清的国运。老天爷,你可真看得起古某。”

“大清可亡,中国却不能亡。”乔致庸忽然说了一句,惹来对面二人注目,他却恨恨地说,“要不是朝廷软弱无能,我大清商人岂会在家门口被洋商逼到无路可退的地步。每念及此,我真恨不得这个大清早点亡了才好。”

古平原被他一语提醒,心中顿时想到当日苏紫轩的话。如此说来,用朝廷欠洋人的赔款来对付大清商人,这个此消彼长、一石二鸟的计策除了那位绝顶聪明的“苏公子”之外,还有谁能想得出来。

眼下不是提这件事的时候,古平原道:“洋人虎视眈眈,咱们一旦行差踏错,就会万劫不复。”

“既然是进退两难的局面,总不能站着等死吧。”王炽沉声道。

“不仅不能站着等死,而且还要大动干戈。”古平原忽然问,“二位可信得过我?”

“这是什么话,要是信不过你,我们大老远来此做什么?”乔致庸假意嗔道,王炽当然也点头称是。

“那我可要试试破釜沉舟的法子了。”古平原双掌一击,下定了决心,问王炽,“云贵川的马帮,共有多少人马?”

“三省跑马帮生意的人少说有两万,骡马嘛,十万匹上下总是有的。”

“他们与你交情如何?”

“别的不敢说,凭‘滇南王四’这块牌子,至少也有一半的马夫得给面儿。”王炽笃定地说。

“好。你即刻传信儿回去,把这一万人和几万骡马都调到江宁来,越快越好。”

王炽瞬间睁大双眼:“一万人,再加上四五万匹的马?”马帮跑生意,二三百人、千匹骡马已经是不得了的大马队,要是叫起一万人,那种浩荡的阵势,简直是连想都不敢想。

“对!”

王炽开口想问,一转念间又把话咽了回去,微微点头道:“成,我立刻去办。”他已经想到这件事会有多么棘手,又会引起多大的轰动,可是他决定什么都不问,既然说了信任古平原,那就信任到底。

乔致庸也听得不明所以,山西的驼队与云贵马帮是一个道理,他稍微想象一下,就能想出古平原要组织起的是一个多么庞大的货队,这么大的马队别说见,就是听都没听过。

“古老弟,你做事果然难以捉摸,算了,连王炽都不问,那我也就不猜了。不过,你先派了这么一件难事儿给他,接下来是不是还有更难的事儿交给我?”乔致庸倒是满脸的期待,可是古平原的回答却让他愕然。

“不难,乔兄只要跟我大吵一架便成了。”古平原一笑。

“吵架?”乔致庸与王炽面面相觑。

古平原并未过多解释,而他接下来的话,让乔、王二人也开始怀疑到底是不是听错了,而眼前这个人又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既然进亦死,退亦亡,那么我便不进亦不退,而是要一飞冲天。我要用英国人的银子来买下两淮盐场!”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当李钦听乔鹤年派来报信的人说,古平原刚刚用手上的钱,买下了胡雪岩手中积压的全部丝货,而且还在南浔“四象八牛”的帮助下,将“辑里湖丝”一扫而光,全部买到手时,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胡雪岩眼下几乎掌握了江南一半以上的丝货,再加上南浔丝商提供的丝,古平原这一下就要花掉手头差不多一半的银子,他拿什么来与洋行竞买盐场?”李钦抚着脑门,喃喃自语。

“无论华、洋,眼下都是拼命往手里搂银子的时候,恨不得将手中存货全部出清才好,这个姓古的人为什么要拿钱买货,为什么?”约翰大班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瞪着眼睛问李钦。

李钦起初一脸的茫然,后来慢慢恍然大悟:“我懂了,这又是古平原的诡计。胡雪岩本就与他交好,虽然卖了货却不一定收银子,一定是赊给他的。古平原玩这一手是为了迷惑咱们的心,让咱们以为他输定了,就不会再继续筹集银子,这样他才能有机会赢。”

“唔。”约翰大班沉思时,手下送来一封信,他漫不经心地用刀裁开信封,抽出信纸展开,看了一眼便紧盯着,读完后身子向后一靠,望着李钦,“只怕你猜错了。”

“怎么?”

“你看看这封信。”

李钦接过,读了两行身上便是一颤,嘴巴渐渐张开,满脸都是惊愕之色。

“古平原以现银结算,向各国的洋行大宗进货?这、这……”李钦瞬间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因古平原举动实在是太过出人意料,完全不在他的考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