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9/13页)

“大嫂,这可是火烧眉毛的时候,啊……”古雨婷忽然恍然,“是不是大哥给你透了什么口风,你知道大哥在做什么?”

“那、那妹子你可得告诉我,你也知道我的性子,要是这么猜下去,我非疯了不可。”

“你们都少安毋躁。”常玉儿轻轻摇头,“我什么都不知道,就算古大哥说给我听,我也不想知道。男主外,女主内,我照顾好他和孩子便是,至于外面的生意全凭古大哥做主。”

一个一言不发,一个百事不问,这两口子莫测高深的态度,让刘黑塔和古雨婷怔住了,彼此望望,一肚子想问的话再也说不出半句。

“山西的乔东家不是也来了吗,他是外人,又拿了那么多银子来帮忙,古平原对他总该有个交代吧。”听完四喜说了顺德茶庄里如今的一片大乱,苏紫轩转转眼珠,提起一人。

“他?别提了,听说今天一大早,乔致庸与古平原大吵一架,气得不辞而别,大概是回山西了。”四喜摊了摊手,“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小姐,要说有谁能看出古平原再打什么主意,恐怕非你莫属了。我真是快好奇死了,这江宁城里的人和我一样,如今都是茶饭不思,都在猜古平原到底是不是疯了傻了,还是别有用意,大街上各执一词为这事儿打架的也不少见。我呢,幸亏守着小姐,还能得个答案,要不真是急熬人哪。”

“你错了。”苏紫轩看着四喜惊愕的眼神,“这一次,我猜不出他在做什么。”

“小姐……”

“他眼下的所作所为好有一比。就如同两军隔江对峙,其中一方忽然将军械全都投入水中,你说这一方想做什么?”

“投降?”

“古平原?投降?我只见过他越挫越勇,从未见过他不战而降。他——可不是这样的人。”

“那他是什么人?”四喜惊讶地问,她从未见过小姐眼中也有这样难解的迷惑。

“不知道。等谜底揭晓时,真相固然大白,但必定无法逆转。”苏紫轩的嘴唇有些发白,她忽然道,“四喜,我恐怕正在做一件令自己后悔的事儿。”

“做什么事儿啊?”

“就是什么都不做。”苏紫轩闭上眼,“其实我该立刻想办法杀了他的。否则,这一次的心血也许又要成空。”她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声音中透着一丝悲凉。

“李东家,凡尘俗世闹得如此不可开交,倒让人羡煞青灯古佛一炷香。”

“大人,方外之人不敢当此称呼。西方才是极乐净土,当年求做‘东家’,正是南辕北辙。”

曾国藩闻言淡淡一笑,转言道:“金山寺香客众多,古平原做的事情,只怕你也有所耳闻。说来惭愧,本督自三日之前接报,直至今日还未知晓个中意图。两淮盐场是国家利薮,财源之地,但有一线机会,本督也不愿让它落入洋人手中。思来想去,只好到金山寺上炷香,顺便问问,以你经营商号数十年的眼光,不知可否看出古平原此举到底是何用意?”

“大人何不直接去问古平原?”

“官府说过不参与其中,似乎难以开口询问。何况前番朝廷的举动实在令本督汗颜,嘿,倒有些不好去见他了。”

那俗家姓名叫“李万堂”或是“古皖章”的僧人站在萧瑟江边,沉默许久,方才道:“这世上能真正懂得‘做生意不是比谁钱多’这个道理的商人,其实并不多,古平原却是其中之一。他能得到天下商帮的信重,此所谓‘得道多助’,比起我最后众叛亲离,他做生意的本事早已远超于我了。至于大人问此番他想做些什么,这我也看不透,只不过……”

他洒然走了几步,指着江畔昨夜结成的冰凌,如今在午后阳光下被江水冲刷,慢慢融化。

“大人请看,正所谓‘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

曾国藩注目江中,起初不解,慢慢地眼里放出一丝光亮。

江宁百姓没料到,他们这几日见到的热闹不过只是个开始,等到云贵马帮浩浩荡荡而来,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近十万匹骡马从江宁城南而入,直奔顺德茶庄装货,然后片刻不停奔北门而出,这才真正轰动了江南。

这一连不断线的马队光是装货就足足用了三天三夜,绕着江宁城整整转了三圈,真可谓蔚为大观。

不止全城百姓扶老携幼出来开眼,就连满城的官员衙役也都纷纷站在城头看稀罕,这其中就有约翰大班和李钦在内。

“我花了一大笔银子,命人多方打探。绝错不了,古平原确实是把银子都换成了这些货,而且特意叫来云贵马帮运货出城。”

“这里面不会有假吧。”约翰大班也没见过如此声势的货队,瞠目问道。

“我还记得当初古平原在西安用假粮食骗了僧格林沁,这一次不可能让他故技重施,我派人暗中翻检过,那些货包里都是满满的,丝茶为主,还有三成的颜料、土布、瓷器、笔墨等杂货。”李钦也在看着那些马帮货队,“甭管怎么说,他的银子没了,这次他是输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