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等顾客上门,不如换个卖法 (第12/17页)

原来绑腿里有东西,是盖着吏部紫泥大印的一张崭新“部照”,背面有手押。这东西杜知县自己也有一张,是做官的凭证,平素存在藩司衙门备档,当初从北京到安徽一路上也是摩挲又摩挲,10年寒窗苦换来的这么一张纸,怎么也看不够。如今一见就知道是真件,再把乔鹤年的指印与部照上的手押一对,完全相符,这就证明乔鹤年没说瞎话,他确实是吏部派下来的候补知县。

“哎呀,这话是怎么说的。刀剑无眼,幸好没伤了乔大人,必有后福,必有后福。”杜知县一面连连道歉,一面嗔着底下人,“还不快给乔大人松绑。你们真是有眼无珠,官和贼都分不清了,糊涂,该死!”

这一下风云突变,两旁的人都看傻了眼,忽听人群中邱雄惨叫一声:“敢情你是个当官的,他娘的老子真是瞎了眼,早知道就零碎了你,送你件大红袍穿穿。”

程锋的牙被士卒一脚踹掉了大半,强自喘息着说:“我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军师,这事儿我是照你说的去做,现在你要做的事情已经成了,我却没能救出我姐姐,这我也不怪你,只求你做个证,让他们放了我,我要去埋了我姐姐,不能让她曝尸荒野。我情愿埋了姐姐之后,再来领死。”

“乔大人……”杜知县虽然不是什么好官,可也不是庸碌之辈,眼见群匪众口一词,都说乔鹤年是山寨里的军师,心里也犯了嘀咕。

乔鹤年盯了一眼邱雄,又看了一眼程锋,再扫视了一圈恨不得咬下自己一块肉的这些土匪,转过头对杜知县道:“杜大人,部照验过了吧?真还是假。”

“不假,确实是吏部核发的部照。”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实话说,我既没当过什么匪寨里的军师,也没立过什么投书示警的功劳。这些混账家伙眼看离死不远,打算攀诬个官儿,或者是希图多活两日,或者是想临时拉个垫背的。”

“王八蛋……”听到这儿,程锋目眦欲裂,胸口都快气炸了。

乔鹤年就像没听见一样,接着往下说:“贵县要是真拿这些无根无梢的话当状纸,那也好办,不妨带齐所有人犯,连我在内,咱们上京,找刑部去说个明白,您看如何?”

一句话把杜知县弄了个倒噎气。他早就和绿营、旗营的军官商量好了,这批人犯一个活口不留,立时处决,按战场斩杀的例往上报,请了赏之后再把这四、五处山寨的金银财宝弄过来大家分,看样子一人弄个万八千银子的好处绝无问题。

如今乔鹤年提议要带着大批人犯进京,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若是争执到了巡抚那里,真叫这么办,那自己就算倒了霉了。且不说人犯不死,就不能私分赃银,单说带着这么多人押囚车木笼进京,一路上的辛苦就甭提了,但凡有个闪失那就是渎职之罪,非落处分不可。就算无惊无险进了京,到了刑部各衙门还要给上官“孝敬”,否则公事上刁难起来,自己这剩下的任期恐怕都要泡在北京城了。到时候别说赚个万八千,不赔个倾家荡产就谢天谢地了。

一想到这儿,杜知县如芒刺在背,也立时知道自己应该何以自处了。

“乔大人真是说笑了,分明是土匪肆意诬告,这种胡言乱语岂可取信。乔大人,这里不是谈话之所,我派人送你回城,晚上摆宴给你压惊。”

“不必了。”乔鹤年见难关已过,暗自松了一口气。“贵县刚刚经过一场大征伐,想必善后之事多如牛毛,我就不给大人添麻烦了。好在都是同省为官,今后上院见面的机会很多,到时我再好好道谢。”

“好好,既然如此,我拨一顶轿子,送大人出县境。”杜知县巴不得这个官匪难辨的乔鹤年快走。

“且慢。”乔鹤年指了指还被绑在一旁的古平原,“他是我的仆人,也被误捉了,请贵县一并放了吧。”

杜知县正要满口答应,一旁走过来个浑身是血的军官,指着古平原喝道:“不对,方才便是此人骗开城门逃了出去,若是良民为何要急忙逃出城,必定是个奸细,不能放!”

古平原一愕,这才辨认出来,这军官便是方才守城的那名管带。

“是我派他进城买些路上应用之物,想不到遇上土匪攻城,他大概是怕我着急,所以便逃了出来。”乔鹤年勉强分辩,自己也觉得难以取信。

杜知县不欲多事,就算是土匪,多放一个其实也没什么,权当卖个交情给同官。可是绿营与县衙不相统属,又是靠人家卖命打仗,说话自然不能擅专,想着便把目光投向了那名把总。

把总沉吟一下,还没来得及说话,突然一个黑影撞过来,力气大得如同疯虎,却不是撞把总,也不是撞杜知县,而是直奔着乔鹤年。在场的人都没防备,士卒虽然看管着人犯,可是没想到他会去撞乔鹤年,一愣神的工夫,这个人已经把乔鹤年撞翻在地,紧接着用嘴咬住乔鹤年的脸,喉头恶狠狠地闷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