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总是情(第15/19页)

“这条乌日庞巴河与整个古斯各附近的山谷用了同一个名字,由高原一直进入亚巴逊丛林,长长地奔流下去。

火车缓慢地开着,那条河紧跟不舍,水面汹汹滔滔地竟起着巨浪,一波一波地互撞着,冒起了一阵濛濛的雾花来。

天没有下雨,绿色的山谷和穿着自己服装的印地安人在田野里是那么的悦目而安然,一座座农舍的水准,比起厄瓜多尔那片同样的安地斯山高原来,又是好了很多。”

马丘比丘,一座被水滋养的城市,这里的天气永远是阴晴不定的,这会儿还是艳阳高照,没准过不了多久就阴了天,太阳在云层中躲躲闪闪,雨点一声招呼没打就降了下来,让人措手不及。由于丰沛的降雨,马丘比丘终年笼罩在一片润泽朦胧的水汽之中,这也造就了马丘比丘的奇丽一景——雾,这是马丘比丘无处不在的精灵。薄薄云雾降于群山之间,为马丘比丘披上了一件旖旎的纱衣。不经意间,更有或浓或淡的雾气从马丘比丘的各个角落逐渐升腾而起,飘逸、婀娜、慵懒地弥散开来。这些雾气宛如神灵的幻影,又仿佛是仙家的裙袂,在马丘比丘缱绻徘徊,也为这座矗立在高山之颠的古城更增加了几分欲临空而飞的气势。漫步于马丘比丘狭窄的道路上,将自己置身于轻盈缭绕的雾气之间,唯恐一不小心惊扰了在此地小憩的神明。在马丘比丘,任何华丽的赞美之言都会在绮丽而神秘的自然造化面前显得平淡苍白,也许,关于马丘比丘的一切将会永远保存在古老的石墙上、狭窄的古道间、庄严的神殿内以及每个来到马丘比丘的人心中。

“那一片迷城啊,在走出了卖票的地方,便呈现在山顶一片烟雨朦胧的平原上。

书本中、画片上看了几百回的石墙断垣,一旦亲身面对着它,还是有些说不出的激动。

曾经是我心中梦想过千万遍的一片神秘高原,真的在云雨中进入它时,一份沧桑之感却上心头,拂也拂不开。

我滑下石砌的矮墙,走到当年此地居民开垦出来的梯田中去,那些田,而今成了一片芳草,湿湿地沾住了裤管。

快速地跑在游客前面,有尚没有被喧哗污染的石墙和没有屋顶的一间间小房子内绕了一圈。

整个废墟被碧绿的草坪包围着,那份绿色的寂寞,没有其他的颜色能够取代。”

马丘比丘是在一次神奇的探险之中被人发现的,这次探险发生在20世纪之初。当年,美国耶鲁大学海勒姆·宾海姆教授仅仅骑着一匹骡子跋涉在安第斯山无数条狭窄的山路上,为了寻找一座无人知晓只在传说中出现的异邦古城。最初的一切努力均化为泡影,毫无结果,这使得探险者们都大失所望,但仍然义无反顾,继续勇敢而又充满信心地探索下去。终于,宾海姆教授决定做最后一次旅行,这将是他的最后一次努力,成功成仁只此一次。他和两位科学家住在乌鲁班巴河畔的一家旅店里,这家旅店距库斯科有6天的行程。旅店店主对他们说,在马丘比丘山中的瓦伊纳皮克丘山顶好像有片废墟,可前去查看。教授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异常,不禁喜上眉梢。翌日清晨,天空中下着雨,同行的两位科学家都不愿意出行。宾海姆教授只好独自前往,还好,旅店店主与一位年轻人愿意作为向导,陪同教授攀山。当时的天气十分恶劣,风雨狂暴交加,野兽频繁出没,地势松动陡滑,林木幽深茂密,使得整个旅途十分艰险。但是没有人放弃退缩,仍旧继续攀登,终于到达了山顶。教授睁大他好奇的双眼,透过浓密的树林,惊奇发现了古城的城墙、广场和屋宇。这样,经过了数百年之后,马丘比丘印加古城的遗址终于重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而教授所在的耶鲁大学对这一发现也甚感兴趣。一年后,宾海姆教授组织了一支考察队重返马丘比丘,开始了对马丘比丘古城遗迹的发掘以及研究,将这座云中古城的神秘面纱逐步揭开。

马丘比丘高高在上,是非常接近太阳神存在,人们心目中马丘比丘是神秘而圣洁的。从山脚乘旅游车就能到达距山脚两三百米高的城堡。但是在古印加帝国时代,却只有少数被挑选的人才被允许去那里。当年住在这里的是祭师、贵族、工匠以及仆人,还有那些守护和侍奉太阳神的处女。曾经从这里发掘出了173具骸骨,而其中的150具都是女性。

“管它叫什么东西,反正那座山城内的居民一个也不剩下,挖出来的骨骸比例是十个女人对一个男子。

‘处女城啊!’嬷嬷说。

‘骨头只看得出是男是女,处不处女你怎么晓得?’伊莲娜又跟母亲辩起来。

当年的印加帝国崇拜太阳,他们极少像现今墨西哥的古代阿斯塔人或马雅人,用活人献祭,可是族中最美最好的处女,仍然被选出来侍奉太阳神,关在隔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