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总是情(第13/19页)
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库斯科
“古斯各的人,在对人处事上,总带着一份说不出的谦卑和气,这种情形在厄瓜多尔也是一样的。只因他们全是安地斯山脉的子孙。”
——三毛
库斯科,印加帝国曾经的都城,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对于这个南美洲最古老的城市,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到:
“库斯科古城位于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在印加统治者帕查库蒂之下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城市的中心,具有独特的宗教和行政的职能。古城的四周是清晰可见的农业,手工业和工业区。当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占领这块土地时,入侵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但同时又在这衰落的印第安城内建造了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和宫殿。”
白云蓝天,草木绿荫。巍峨而壮丽的古建筑虽然饱经沧桑,但依稀可见昔日辉煌。库斯科城没有过于高大的建筑,大多数是具有典型西班牙或印加风格的马蹄形拱廊建筑,典雅而又娟秀;由石块铺就的街道,古朴而美观。
库斯科古城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东部的丰饶山谷中。气候四季宜人,葱郁的林木与崇山峻岭团团围绕在古城四周。来到库斯科,千年悠悠,仿佛一脚踏入历史。库斯科已经见惯了人来与人往,习惯了人们的惊叹与停留。在克丘亚语中,“库斯科”意为“世界的肚脐”,也就是“世界中心”的意思。在印加帝国初期兴建的,经过一系列的战争之后,在印加帝国时代达到它的顶峰。
库斯科是一座外部用巨大石头装饰并与广场接壤的古城。印加泥瓦建筑的两个城墙间有着数量众多的狭窄的石板街道在蜿蜒盘绕,就像石头似的走廊,细细观看,小胡同里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发亮,喜欢并沉迷于在这里散步的感觉。离库斯科市中心较远的地方,紧凑地分布着外墙为白色的低矮民居。从库斯科附近的山上俯瞰整个库斯科古城,整个山谷布满了红色屋顶。唯有被西班牙人改为圣多明各教堂的太阳神庙在一片红色屋顶之中显得非常醒目,且历历可见。
库斯科的太阳神庙是整个印加帝国最宏伟的建筑。历代的印加帝王均居住于此。西班牙殖民者摧毁了神庙并在废墟上建立起了圣多明各教堂。教堂内部,太阳神庙的部分石墙完好地保留了下来,从中仍可窥见当年神庙是何等壮丽:加工过的花岗岩石块或大或小,且排列有序,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结合处,没有用任何黏合剂却仍旧严丝合缝,甚至连薄刀片也无法插进去。据说当年太阳神庙大殿的墙壁、屋顶以及地面全部都镶上了一层厚厚的金板,因此,太阳神庙又称为“金宫”。大殿的祭坛之上,放置着一个巨大的太阳神金像,无数的金线环绕在周围,以此来表示太阳的光芒。整个神殿面向东方,当初升朝阳的阳光照射进大殿之时,太阳神金像就好像放射出了万道金光。
入夜之后,库斯科的面貌依然璀璨:房屋密密排列在山上,晚霞尚未褪尽之时,整齐的街灯就已燃起。将库斯科装点的就像是浮在低空的灯光之城一般。蓝至澄澈的夜空,轻易击倒了记忆中所有的美丽夜景,街道上萤火虫般脆弱的杏黄色灯火,使整个库斯科好比一盏法式宫廷里最华丽而剔透的水晶吊灯。这时,所有的思绪溶化在一片静默之中,顿时恍惚,今夕何夕?
库斯科曾遭受过多次被毁又被重建的命运,所幸,虽几经风雨,但城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印加帝国时代的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等历史遗迹。几世纪以来,西班牙人在巨大的印加建筑物基础上面兴建了大批的建筑,他们修建了华丽的宫殿、庄严的大教堂还有清幽的修道院。从此,库斯科开始以自己独特的建筑、造型艺术、绘画在南美著称。这也使得库斯科的建筑既有印加帝国的痕迹,又有了西班牙的风格。三毛也是认同这点的:
“下机时天空是晴朗的,海拔三千五百公尺的古城,在一片草原围绕的山丘上气派非凡。印加的石基叠建着西班牙殖民时代的大建筑,两种文化的交杂,竟也产生了另一种形式的美。”
但是,说到底,库斯科仍旧还是印加人的。因为这些人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安第斯高原上休养生息,他们的神殿、他们的王都在库斯科这个神圣的城市里面。
在库斯科城内中心是武器广场,这里曾是印加帝国举行庆典的场所,广场的正中耸立着一位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四周则环绕着四座天主教堂及西班牙式拱廊。太阳庙、月亮神庙和星神庙位于广场的东北,建在高耸的金字塔顶,左右相望的是太阳女神大厦和蛇神殿的遗迹,位于广场的东南。欢庆广场坐落在武器广场的西南,通常作为迎接帝国军队凯旋归来的场地,当地人将其称为“库西帕塔”。两个广场的附近是考古博物馆,馆里陈列着印加帝国时期的陶器、金银器皿、纺织品以及雕刻碎片等物。武器广场周围几条石板铺就的狭窄街道呈放射状通向四周,许多用土环建造的尖顶茅屋仍矗立在街道两旁,其中很多用石块做的房基还是印加帝国时期的遗物。在胜利大街,有一块12角形巨石镶嵌在印加罗加宫墙上,工艺的精巧使其非常著名,令游客称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