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第7/14页)

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和记在哥本哈根笔记里的那些内容(短暂的寻找之后,我第一次来这里的笔记本又找到了,现在我在继续记,记得更认真,并且,应该怎么说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比当年更负责了,与二十年前相比),这是三重的失踪。

第一重:出发。因为有所顾忌,所以这些逃亡者没有跟任何人道别,也不会留下任何东西,没有告别信,没有信号。他留下证件和钱包,留下所有的东西,为的是保护自己最亲近的那些人,使他们免于包庇或者帮助逃跑的罪名,保全母亲、父亲、兄弟姐妹不受无休无止的审问、恐吓以及牢狱之苦。第一重失踪还包括,这些逃亡者会拆掉衣服上的标签,“马里莫”“时尚”等牌子,假如他在海上被那些灰狼(人民海军的边境巡逻艇)捉住,所有会暴露他东边人身份的东西。几个小时之后,这个逃亡者就失踪了,他成了失踪者。他常常还能巧妙地抹去自己留下的痕迹——没有嫌疑,或许直到今天都是如此。所谓的黑色数字——没有人会去研究这些“失踪者”里有多少是逃跑的。

然后是第二重失踪。跳进海里,企图逃跑。远海,寒冷,痉挛,只有海水,海浪,没有告诉任何人,没有人安慰,没有人在,只有绝对的形单影只,“什么样的侮辱,这他妈是什么样的侮辱?”然后就是溺水阶段(窒息),可以分为五级。第一阶段:逃亡者挣扎着不沉下去,慌乱地反应,动作剧烈,头还在水上(吸气阶段)。第二阶段:呼吸暂停阶段。逃亡者沉进水里,屏住呼吸。第三阶段: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迫使人重新喘气,由对呼吸中枢的强烈刺激引起。第四阶段:呛水,水和空气以及支气管里的黏液在呼吸道中混合成带小气泡的白色黏稠糊状物(呼吸困难阶段)。声门裂闭合,动作小,相对安静。然后,由于大脑缺氧,因窒息产生的抽搐开始。也就是说:剧烈的动作重新出现,呼吸肌撕裂,生死间的挣扎——逃亡者失去意识。第五阶段:死亡。死者躺在海底。他的新陈代谢脱轨,循环系统崩溃,心跳停止。

第二重的失踪里也包括死去的逃亡者一开始趴在水下漂过的那一段路。他的尸体就像一只疲倦的、四处嗅来嗅去的狗一样,在海底随波逐流,头垂着蹭着海底——摩擦着额头,摩擦着膝盖,摩擦着双手,一直擦到露出骨头。四肢垂着,就像一艘船的龙骨。死者会在那下面随着寒冷的洋流漂一段时间。然后是腐烂,腐烂后释放的气体,浮出水面,解体:鳗鱼咬出的孔洞,动物的啃噬,庞大的和细小的生物,不断分解。不少尸体保留了下来,成为潮汐的一部分,波罗的海的一部分,“和平之海”,终点站。有些人被冲上岸,冲到他们所痛恨的那一边,或者冲到他们所渴望的那一边。

然后就是第三重的失踪。

耶斯佩尔在拱廊下面等着我,这是堡垒南边的一个前厅。我们还没来得及寒暄上几句,他的线人就来了。他引着我们上台阶,走到门卫那里。线人很瘦,惊人地年轻,看上去有些像个跑腿的,尽管他毫无疑问应该是职位比较高的。我往一个本子上登记名字和住址,然后拿到了一个塑料小卡片,一边的耶斯佩尔在问线人什么。他们开着玩笑,但就我所能辨别出来的,那里面更多是尴尬,虽然我一个字也听不懂。坐在棕色安全玻璃圈出的盒子里的门卫也说了些我听不懂的话,耶斯佩尔听到后,走到我身边,把那个小卡片固定在我衬衫胸前的兜上。直到这时我才看清楚他,他的头刚刮过,看到那个光头让我有些触动——他脑袋上的那种毫不做作跟他毫不做作的气质浑然一体(就好像头发只是为了伪装或者制造假象),至少在那一刻我是这样想的。他军绿色棉袄的扣子一直扣到脖子那儿,风帽高高地围在脖颈上,就像过去贵族们的那种领子。我在心里伸出手,摸了摸他的头:谢谢,耶斯佩尔。

我的卡片是14号,耶斯佩尔说这个卡片结束后还要交回去,之后再让门卫在那个本子上注销我的名字。他还补充说,我不用感到惊奇,就依着程序来。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他并不会一起去。我身子一软。线人碰碰我的胳膊,我的目光落在他胸前的一个牌子上:一个名字,但我已经想不起来是什么了,下面写的是法律顾问。

让我吃惊的是,那个法律顾问并没有带我进堡垒里,而是进了斜对面的另外一栋楼。那也是广场上这个警察局建筑群的一部分,是一栋旧时汉萨同盟城市中常见的那种五层砖瓦房。我们穿过汽车入口的一段隧道,走进里面的院子,来到一扇雪白的窄门前。这个院子很出人意料地给人一种普通住家的感觉。我看见阳台上挂着衣服,一扇窗户上还挂着一串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