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11/16页)

[308]伊:伊尹,商初重臣,辅佐商汤灭夏。傅:傅说,商王武丁时贤相;召:召公,文王之子,与周公共同辅佐成王。

[309]《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10]《河南程氏遗书》:“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311]《孟子·离娄上》:“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312]语出《河南程氏文集·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意为圣人的情感顺应万事万物自然而发,不会刻意动情。

[313]参见第七七条。

[314]语出《金刚经》。意为不执着于外物,心自然呈现。

[315]此段系钱德洪按语。

[316]《大般若经·法性品第六》:“天王当知:邪见外道为求解脱,但欲断死不知断生。若法不生即无有灭。譬如有人块掷狮子,狮子逐人而块自息。菩萨亦尔,但断其生而死自灭。犬唯逐块不知逐人,块终不息。外道亦尔,不知断生终不离死。”

[317]语出《论语·子罕》。

[318]鹘突:糊涂。

[319]见于《启问道通书》。

[320]辛壬:辛巳年(1521年)与壬午年(1522年)。

[321]《尚书·洪范》:“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义,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

[322]语出《孟子·告子上》。

[323]《孟子·公孙丑上》:“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324]语出《论语·宪问》。

[325]语出《孟子·告子下》。

[326]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言,勿求于心”,这是告子的观点,意为心所感受不到的事物,不要在形气上探求;语言所把握不了的对象,不要在心上探求。孟子赞同“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但反对“不得于言,勿求于心”。

[327]《论语·宪问》:“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逆诈,事先怀疑别人欺诈;亿不信,猜测别人不诚信。

[328]《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参见一〇八条注。

[329]《周易·系辞下》:“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乾是运动与刚健的象征,坤是静止与顺从的象征,在运动与静止之中,事物变化的规律在乾坤之间均可予以把握,因此对于险与阻的认知也是在这乾坤变易的大道之中予以领会。

[330]语出《周易·乾卦·文言》,意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能够通晓天地万物的道理,先于天道而天道的运行不会与其相违背,后于天道也能够尊奉天道运作的规律,天道都不会与这类人的德行相违背,何况鬼神和人呢?

[331]《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332]《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即人的行为与认知如果能够符合最为诚挚的大道,便能够预见未来。

[333]罗整庵:罗钦顺(1465—1547),字允升,号整庵,江西泰和人,著名哲学家,明代“气学”代表人物。

[334]《论语·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335]语出《周易·系辞下》,意为对于精微道理的探求能够达到神妙的境界,便能够经世致用;对于精微道理运用得好,便能够安静身心,涵养品德。

[336]《中庸》:“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意为成就自身与成就万物是人的德性所规定的人的行为,是人用自己的德性作用于外物的结果。

[337]朱子九条:朱熹在《大学或问》中提出关于格物致知功夫的九条方法。

[338]语出《孟子·滕文公下》。

[339]语出《韩昌黎全集》,卷十八《与孟简尚书书》。

[340]语出《诗经·王风·黍离》。

[341]语出《孟子·滕文公上》。

[342]《论语·子张》:“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43]语出《论语·子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