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问题(第14/18页)

他发疯似的上前想要推开陈达,陈达抬起手,山水突然感觉出身体被什么东西挡住了,是实实在在的挡住,不是心理作用,手脚都遇到一股反向力,就像是在十级台风天逆风行走,又仿佛是撞到一堵玻璃墙上。他猜想或许是某种电磁力,透过陈达的手掌释放出来。

山水在透明的屏障前无法前行,拼尽全力与这种力量对抗。只看到陈达在屏障的另一侧搀扶着父亲,一只手前伸,阻挡自己前进。

他那一瞬间心撞上了墙。他听见碎裂的声音。他的狂怒被某种轻蔑的冰冷弹回,更强烈地反弹到自己身上。

他想起八岁那年母亲生病的时候,自己搀扶母亲的情景。母亲那时刚刚生病,很虚弱,看到院子里冬日的温暖太阳,想下楼走走。他搀扶她一步步移下楼梯,他能感觉到她躯体的沉重与柔软。那个场景与今天眼前的情景是那么相似,给眼前的情景一种别样的讽刺。有权守在父亲身边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外来的异类。

他无法遏制心中的怒火,想要与陈达同归于尽。

他转身下楼,想要去拿门口的大理石雕塑,那是他能想到的唯一的护卫自己的武器。

“我绝对没有杀死我父亲。我唯一想教训的是陈达。等我上楼的时候,我父亲已经倒在地上了。流了很多血。是陈达干的。只能是他干的!”

林山水再一次对调查员重复道。他没有杀人。他难以抑制心里的悲愤。

青城

开庭在即了,但青城感觉自己仍然没有做好准备。

事情的走向有点脱离他的预期。他之前以为,这是一场有关于探究真相的私人案件,但很快就发现,无论是公众还是媒体,似乎对其中的细节究竟为何并不太感兴趣,而是被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抓住了视线,例如:如果人与人工智能证词不一致,是否可以相信人类?人工智能陈述的事件,是否可以直接调取其记忆呈现给公众?人工智能会撒谎吗?人工智能会有报复心吗?

在这样漫无边际的讨论中,斯兰公司和其他几家公司开始加强了进攻火力,目标指向了德尔斐公司的超级人工智能DA。DA作为后起之秀,能在短期积累极大量数据和市场资源,与其超强的客户服务能力密不可分。DA率先推出高强度仿真的拟人服务,先是在商店导购中增添了觉察客户满意度的回应功能,然后使得智能理财顾问和医疗顾问更加彬彬有礼,让DA迅速占领大片客户市场。而斯兰公司的攻击就在这里,他们全力支持林山水辩护。如果陈达被证明有罪,那么DA就让人质疑其能力,必定会流失大量客户。

这次案件最大的疑难在于,林安没有在自己的房间里安置摄像头,为了保密,也没有把实时讯息传送到互联网,因此完全没有录像可以援引。判决全凭间接证据。

青城在一次开庭前的例行沟通会上对陪审团说:“你们需要做出的,可能是划时代的判决,因为你们需要跳出自己的物种身份做判断。”

他觉得陪审团不太可能理解他。他们都依然觉得,这是一宗纯粹基于事实证据的案子,都坚信自己的公平。

陪审团坐在一起的时候,就自觉分了组:六个人类坐在一侧,六个人工智能坐在另一侧。这个现象就如此不同寻常,意味深长。青城站在十二个人面前开会的时候,几乎难以发言,他被面前截然分开的两组人震惊到了,站在他们面前,看见他们彼此都还没意识到的鸿沟。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事实上,人工智能参与人类陪审团、取代人类陪审员的过程一直在进行,在这次事件之前,整个陪审团几乎都已经完全被人工智能所占据——人工智能判断更迅速、思维更敏锐、观察更细致,还没有那些左右判断的非理性的情感因素。这个趋势是如此自然,以至在这次事件之前都没有人质疑其合理性,而其替代过程也是缓慢的,不引人注意的。这次事件开庭之前,青城惊异地发现,他的陪审员数据库里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比例已经达到10∶1。他非常困难地要求最终的陪审员比例达到1∶1。

这六个人对六个人的组合,坐在长桌的两侧像谈判的双方,最后会给出什么样的判决,青城心里毫无线索。

最终开庭的那一天早上,青城又找德尔斐公司目前的总负责人商量了一次。“你们真的要对林山水提起诉讼吗?你们的最终诉求是庭外和解还是送他入狱?”

青城觉得自己问得已经很明白了,但是德尔斐公司的负责人——青城也搞不清楚他到底是人还是人工智能——坚持认为,自己寻求的是真相,不考虑判决结果。

“这件事没有直接的案发视频,只有间接证据,很可能得不到最后的真相。”青城问,“林安也是你们公司的科学家,对他的家人,你们不想有所保护吗?为何一定要公开审理,而不是庭外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