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老爷,你赢了(第12/67页)

这叫啥?这就叫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啊。同志们,李密容易吗?李密真不容易,他这一天天的,一遍遍的,在起义群氓中,兜售他的韬略,一次次遭遇冷遇,好容易情况好转,自己也认为找着了可托付大事的大佬,结果,这位大佬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像大佬,实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又是个没志气的。这叫“李雄心”遇上“翟知足”,说不到一块去啊。

但是,李密终究还是否极泰来了,情况慢慢发生了些变化。

先是有个李玄英的江湖术士从东都而来,遍访群雄,寻觅李密。这个叫李玄英的挺能掰,看到李密后就说:“此人将要取代隋帝(斯人当代隋家)。”

有人就问他,为什么?

李玄英说:“这几年,民间有个叫《桃李章》的歌谣,里面唱到:‘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桃李子’是啥?不就是说的逃亡中的李氏之子么?皇与后,说的都是君王;‘宛转花园里’,就是说天子在扬州,不会有返还之日了,将会转进沟壑中去,‘勿浪语,谁道许’,说的是啥?不就是密吗?(那两句翻译一下,别多说,谁能说明白呢?暗指一个‘密’字)”

(这里顺便说一下,李玄英说这话的时候,杨广已经去了扬州,我们以后就知道)

李玄英牛逼在什么地方呢?本来,江湖上流传着“杨氏当灭,李氏当兴”的流言,好多人也将信将疑,包括李密刚开始游说的那几个;但是,有个问题,天下姓李的人多了,何止是李密一个?刘玄英的厉害之处是,把最关键的谜底给解了,把一个“密”字给解出来了。“李”和“密”合一块,“李密”呀!

可能有人要说,这不就是生拉硬拽,胡扯蛋吗?能有人信吗?我要说的是,李玄英这种人物,在古代,最是吃香。对比一下李密就知道了,李密倒是文化人,讲逻辑讲理论了,有用没?还得是李玄英这种的,靠忽悠。

其实不要说古代,就是近代不也这样?满清末年,有过两次大规模的起义,一次是太平天国起义,另一次是同盟会起义。大家说,这两次起义,哪次声势更浩大啊?有人说了,明显同盟会嘛,君不见武昌起义灭亡了满清?不对,光靠武昌起义其实灭亡不了满清,真正灭掉满清的,除了革命党,还有袁世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南北和谈之后,出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是孙中山,而是袁世凯啊。袁世凯要不是功劳大拳头硬,能当总统吗?从这个角度说,革命党和袁世凯到底谁功劳大,还可以掰扯掰扯呢。

同盟会的资产阶级革命,用教科书的话说,是有局限性的,是脱离了人民大众的,是没有根本性改变社会结构的。因此,真正对满清构成强势冲击的,不是同盟会革命,而是巅峰时囊括了南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

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听听口号就明白了。

孙中山喊的是三民主义,要民族、民生和民权,大家想,中国老百姓这文化水平,能听懂这么高深的理论吗?听不懂嘛,对不对?既然听不懂,就没有市场嘛,对不对?正因如此,以致辛亥革命曲高和寡,从者寥寥。

洪秀全喊的是什么?天朝田亩制度?不对,那是后来搞的。洪秀全一开始搞的是拜上帝教,他自称是上帝的儿子。说实话,他这拜上帝教是脱胎于基督教的,但是被他一改造,有了中国特色,变得不伦不类了,但是,不要紧,好用啊,老百姓信他啊——太平天国要不是闹内乱,曾国藩能起死回生?

这说明啥问题?这就说明,中国是有基本国情的,这个基本国情很重要的一点,老百姓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要是革命家闹不清爽这一点,准得吃大亏。我党一开始就走高端路线,非要生搬硬套什么劳什子的马克思主义,非要依靠工人运动,结果吃瘪吃大了吧?还得说是毛主席,从小熟读二十四史,光是《资治通鉴》就点阅了17遍,从小又出身农村,所以了解中国国情,这才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靠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根据地,最后站稳脚跟,夺取了天下。

有点扯远了,我们回到正题。李玄英这东西,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那帮起义军的大老粗,是愿意信他这套的,所以,他来投奔李密,是有重大意义的。

当然,说到这个预言性的歌谣啊,我们还得再说一下,不要以为是纯瞎掰,真有准的。元末明初知道不?当时红巾军起义是咋来的?当时也流行一个歌谣:“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后来河道里果然挖出了一个独眼石人,然后才有了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