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时地利人和(第14/17页)

第380团立即被插到北门,而当晚日军的攻击重点正在此处。从晚上八点到九点,第26步兵大队以第5中队为突击队,连续发起两次进攻,与此同时,东门和南门也展开了攻势。

有强援来到,守军精神好着呢,既来之则安之,一道陪着练呗,练来练去,又把第115师团给集体练了回去。

1945年4月8日,杉浦亲自进行检查和督战,按照村中参谋长提出的兵种协同,做了一番精心准备。

原计划是采用步炮协同,用野炮抵近射击,却意外地发现弹药不足,于是临时决定改用步车协同,即用战车队来掩护步兵,同时在坦克旁边配备工兵,以清除前进路上的障碍。

十点,第115师团开始攻击,坦克当先锋。第125师有一个战防炮营,见坦克冲来,战防炮兵立即采取短距离瞄准射击的方式,对坦克进行打击,同时投掷集束手榴弹,以此阻遏了战车队的推进。

日军预定十一点入城,但十一点过后,第一线仍无进展。

杉浦急忙集中炮火,对战防炮阵地进行压制,击毁了四门战防炮,官兵也蒙受了很大伤亡。

乘此机会,战车队越过手榴弹爆炸区。正午时分,第一辆坦克在城墙上撞开缺口,其他坦克随之涌入。

下午一点,第26步兵大队的第2中队率先由缺口入城,守军立刻上前冲杀。敌我各不相让,导致战斗十分惨烈,汪匣锋、何翔迥等指挥官战前已下令,若排长阵亡,由连长指定士兵代理,连长阵亡,由营长指定排长代理,因此在连排长伤亡后,守军仍锐气不减。

第2中队由此伤亡殆尽,中队长笹原中尉也被手榴弹炸死,但后续日军不断增加,经过激烈争夺,仍未能将缺口之敌驱走。

接下来,守军不得不展开全面巷战,进行层层阻击。至下午两点,城内街道双方各据一半。汪匣锋见形势不利,决定向襄河西岸撤退。

在通知各部后,汪匣锋派375团出城,占领东南角高地,对撤退人马进行掩护,接着又派373团占据第二线阵地,掩护375团的撤离。与此同时,对岸炮兵也对日军进行连续猛射,以阻遏日军的追击,而第115师团所控制的野炮已经把弹药近乎打光,仅剩两发炮弹,无应战的余力。

由于撤离战场时,汪匣锋组织严密有序且进行了层层抵抗,因此没有发生城池失陷时通常会有的那种大溃乱,部队损失较小,仅有五人被日军俘虏。

第125师等部在老河口坚守了十三天,与刘峙要求的两周仅相差一天,而且实际伤亡数小于日军,是整个老河口战役中的一大亮点。之后,第22集团军奉命固守襄河西岸,日军最终未能达成渡过襄河进行追击的既定目标。

日军虽然在老河口战役中破坏了老河口机场,但对中美空军的遏制作用并不大,整个战役中,中美空军的飞机能够对日军地面部队进行大量空袭,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明证。

1945年4月至5月,爆发了湘西芷江战役(又称雪峰山会战),这是抗战末期中日军力的一次局部大检验。经过美械武装的中国精锐部队,从战斗意志、战术战法以及武器装备,都让日军大为吃惊。

在这次战役中,日军不仅没能如愿占领芷江机场,而且包括第116师团这样的甲种师团都遭遇重创,给日军阵营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同时也鼓舞了占领区的居民。据驻扎广西的日本老兵后来回忆,日军在湘西作战中狼狈不堪的情形,当地老百姓人尽皆知,他们对抗战前景多少有些迷茫,很多人甚至绝望了,自此情绪便出现变化,那种眼神“令人永不能忘”。

日军的处境越来越不妙,鉴于美军登陆冲绳以及苏联态度发生变化,日军大本营被迫做出秘密决定:逐步将第十一军主力撤出湘桂沿线,调往华中华北进行守备。

撤退过程中需要穿过桂柳会战时的旧战场,这令日军官兵不胜感慨,尤其第3师团,他们曾在修仁等地与第二十军拼死搏杀,时隔半年,仍对这支军队的顽强和善战记忆犹新。

在修仁攻守战中,作战最为激烈,日军伤亡也最多的是隘口狭路。此次第3师团接受教训,提前就派得力部队抢占了修仁隘口。

当经过隘口时,第2大队长竹下少佐多次冒雨下马,双手合十,为战死者致哀。修仁一战,竹下的同事、第1大队长中井大尉等一干官兵,皆死于第二十军之手,而当年参加过这场战役的日军军官,包括竹下在内,已不足十人。竹下用颇为感伤的笔调记述说,半年之前,这里还是漫山红叶,半年之后,只有不知名的山花、杏花和油菜籽在风中静静摆动了。

其实不需惦记,他的老对手即将驾临,“漫山红叶”的景象也要重新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