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敢忆衡阳(1944年4月~1944年12月)(第37/67页)
也不管日军听得懂听不懂,反正觉得喊完后,日军再看他们都脱光,大概的意思能明白的。不等日军应答,五个人就都跳入池塘。日军果然没开枪。五名战士最后满载而归。第二天,日军也没开枪,战士们捕的鱼更多了。不过,第一天捕鱼的五名士兵中,有两个人,已经在当晚战死了。到了第三天,有六个人准备下塘捕鱼,参加第一天捕鱼的都在晚间的战斗中阵亡了。
这一天,日军开始射击,大约是出于嫉妒:你们怎么老吃鱼啊,我们都吃不着。没能下池塘,第29团这六个人大怒,跑回阵地后,每人拎了两捆手榴弹,随之冲出阵地。班长则大喊:“本班轻机枪不动,步枪兵上刺刀跟我冲!”于是,四名士兵跟班长冲了出去。11个人朝着日军阵地叮咣一通打,把池塘对岸日军分队打得还剩下两人。这就是不叫摸鱼的后果。
三个小时后,第29团这边又从阵地上走出来几个人,其中一个对日军阵地大喊:“怎么样?你们要是再开枪射击,现在就有了例子。不相信就试试看。”
对面的日军果然不再开枪。
一次,有个上等兵摸了条一尺多的大鱼,抱在怀中喜笑颜开,没想到那鱼挣扎着蹿入水中。上等兵慌忙一个猛子下去,继续抓那鱼。十几秒钟后,人浮出水面,两手空空,但脸上都是淤泥了,像马戏团的小丑。见此情景,阵地上的中国士兵哈哈大笑,而日军阵地那边也传来笑声。
方先觉一度下令禁止阵地上的士兵去捕鱼,但没什么效果。
7月17日傍晚,城北容有略第190师的士兵发现草河南岸突然溜达过来三头水牛。
这牛是城外的老乡冒着巨大的危险故意赶过来的,为的是犒劳衡阳守军。问题是,对面阵地的日军也看到了。双方士兵对着那三头牛虎视眈眈,都开始流口水。最后中国士兵抢先一步,冒着日军的射击,牵回了一头牛,美味了一顿,并把一条牛腿送到军部,方先觉也乐坏了,亲自下厨炖牛腿,军部的人总算开了一次荤。
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阵亡,方先觉还是严令阵前捕鱼。
他叫各部队长到火线去巡察。对于这件事,葛先才的说法是:士兵们一方面固然想吃鱼,另一方面为的是好玩,调剂战时枯燥的生活。所谓苦中作乐,这就是了。
葛先才问朱光基:“还有没有人捉鱼?”
朱团长笑答:“这两天没有了。”
葛先才一皱眉:“没有了就好,但为何发笑?”
朱光基说:“池塘里的鱼捉光了,已经两天了没鱼可捉。”
在衡阳,一切战场上的乐子,都是滴血的。
7月18日下午,扼守外新街北高地的搜索连侦察兵发现右侧30米外一座房屋里有日军饭盒相碰的响声,立即回报臧肖侠连长。臧连长亲自侦察,发现该屋屋脊上有个将近一米的大洞,当即决定用枪榴弹进行曲射攻击。守军的枪榴弹,最小射程50米,最大射程200米,在弹尾有4道标线,每道代表50米,即使最小射程,一打就超过了。
怎么办?
臧连长掐算距离,进行精准定位,将榴弹装入发射筒时,以不到50米标线和弹体不滚落为度。臧肖侠随即叫战士们做好狙击准备。臧连长扣动扳机,枪榴弹一发而落入房屋的大洞,屋里的几名鬼子当场毙命,另有两名鬼子带伤逃出,一露头,就遭枪法精准的传令兵刘舒陆狙击而毙命。战士们纷纷对自己的连长竖起大拇指。臧肖侠表面平静,心中着实喜悦。没想到,对面砰然飞来一物,臧肖侠大喊:“隐蔽!”随即和士兵们四下翻滚,但那东西落地后没爆炸,是一枚日军用掷弹筒打过来的掷榴弹。
就在这时候,左翼友军第3师第8团连长吴兰生派人通报臧肖侠:“敌军约数十名,正由江西会馆方向利用湘江堤岸之隐蔽,向贵连阵地前移动中……”
接报后,臧肖侠立即准备战斗,没多久,日军炮弹就砸过来。外新街北高地上的几十棵橘子树的枝冠全部被削去,伤亡了不少士兵。日军随即发起进攻,阵地大半陷落。山顶上,只剩下一个碉堡还在守军手里,里面的机枪手叫姜九水,江西玉山人,身材高大,虽然口拙,但极精通轻重机枪的操作及修理。他从容镇静,像没事儿人一样,在堡垒里,猛烈扫射冲锋的日军。
臧肖侠带着几名士兵从高地反斜面的指挥所冲上来,钻进了碉堡。
姜九水对臧肖侠说:“连长……这里太危险!你……不要来。这里只要有我在,鬼子兵……别,别想过来,你快回连指挥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