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敢忆衡阳(1944年4月~1944年12月)(第35/67页)

总而言之,只要趴在地上的鬼子一动,中国守军的机枪就会响。

没被点射死的鬼子,在村田带领下,总算慢慢移动到池塘边,本想沿堤岸转进,结果又碰到两枚挂在松树上手榴弹。村田暗自庆幸没人员伤亡,但就在这时,身边两名士兵随着步枪子弹的响起而倒地。村田如惊弓之鸟,四处观望,见不远处只有一高台,台上有几间农舍,农舍周围是一圈篱笆墙,后面并没有中国士兵。

子弹是从哪来的呢?

正在疑惑时,停兵山的上仓成国雄炮兵大队进行火力支援,一炮把篱笆墙打飞,后面顿时露出一条壕沟,十几个中国士兵由此暴露。就在成仓指挥人再开炮时,中国士兵已消失踪影。

这是第10军在阻击上的各种神出鬼没,亦可以看出当初修建战斗工事时着实下了工夫。

前进中,村田中队看到四名从军舰高地上撤下来的中国士兵。他们在转移时,除扛着弹药和机枪外,有人还扛了一大块猪腊肉。连日咸盐就饭的鬼子口水几乎都流了下来。村田对身边一个确实淌出口水的士兵狠狠抽了一记耳光。问题是,村田自己也咽了两口唾沫。打完后,他突然想起来:池塘附近的遇袭地,还有多名受伤的士兵,于是赶紧派人回去看,有几名士兵果然还趴在那里,动也不敢动。

在正面战场,只要中国军队意志顽强、打得勇敢,日军就不会痛快地攻城略地,其威风立马就会被灭掉。这是衡阳之战给人的最简单的启示。衡阳第10军打得勇敢、顽强和具有耐心,可他们需要坚持到什么时候?重庆军委会和蒋介石赋予他们的作战使命又是什么?

日军第二次总攻衡阳后的7月12日,方先觉给蒋介石发出第一封求援电报。后者称已督促李玉堂,立即命令黄涛第62军、王甲本第79军从西南、西北援救衡阳。正像前面说的那样,在侍从室林蔚的调令下,本来离衡阳很近的第62军,已经奉命撤到了祁阳。这时候,又开始从祁阳掉头向衡阳前进。

中国援军出现救援衡阳的苗头后,统一指挥衡阳战的岩永汪立即从瓦子坪方向抽出第116师团第109联队饭岛大队,命其控制衡阳西南30公里的白鹤铺;第40师团已经以一个大队的兵力抢占衡阳西北的金兰寺,在中国援军到来前,分别从西南和西北卡住了解围之路。当黄涛第62军前锋第151师在师长林伟俦带领下进至白鹤铺时,遭刚刚占领阵地的饭岛大队的阻击;而王甲本第79军先头部队赶到金兰寺时,也发现这里已被日军占领。

林伟俦七年前参加过南京战,并因成功突围而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他率部向白鹤铺的日军发起进攻。虽然日军只有一个大队,但由于阻击顽强而使林师无法冲破当面。为争取时间,林伟俦下令绕行南翼再向北迂回,一部击日军后背,一部继续向衡阳前进。但接下来在潭子山又遭日军阻击。林伟俦如法炮制,迂回绕行雨母山。就这样,第62军一点点接近衡阳,最终在距离城区7公里的东阳铺设置指挥所。从祁阳到东阳铺,行军加作战,第62军一共用了五天的时间。

这完全是被林蔚抑或蒋介石耽误的五天。

回到衡阳。

7月15日一夜,守军阵地上的轻重机枪、迫击炮和手榴弹爆炸声就没停。

从张家山退下的徐声先营长,奉命协助友军据守萧家山。16日黎明,黑濑联队新任第3大队长迫八郎率部攻萧家山时下起暴雨,随雨点而来的是一发炮弹,这名大队长也重伤而死。代理第10中队长的小队长佐藤晃雄率部冲锋,代理第9中队长的池崎觉随其跟进。

白刃战。

佐藤被毙杀,池崎受重伤。

一侧的张飞山此时被攻陷,但衡阳的死士就算在倒下前,也必叫敌人付出最大的代价。

7月16日天色阴沉,当天上午枫树山被日军攻占。下午4点,日军第5航空军的战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钻出云层,对以萧家山为中心的中国守军阵地进行俯冲式轰炸,整个萧家山石木崩飞,陷入了火海。在最后一架飞机俯冲轰炸的同时,前一晚夜袭失败的第1大队长关根彰率部再攻萧家山,整个大队只有100人出头了。就在日军工兵爆破铁丝网,冲到山下时,又下起瓢泼大雨,本来就难以攀爬的断崖更加湿滑。用军刀切割铁丝网的关根暗自哀叹倒霉。他确实倒霉,因为飞来的一颗子弹,正中他的前额。

黑濑联队先后五个大队长即足立、大须贺、小野、迫、关根,全部被毙杀于张家山、萧家山、张飞山和军舰高地一线,几倍于此的中队长和小队长丧命。前面曾提到的第1大队第3中队长小山长四郎(唯一的原在编、非代理的中队长)也中弹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