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内战:布林迪西,莱里达与底耳哈琴(第9/14页)
庞培部在莱里达仍留有卫戍部队和相当数量的供应品;现在,他们想回返该处;但前有敌军,而锡科里斯河又横阻于后,因之无法接近目的地。他们的骑兵变得如此恐慌,以致步兵不得不把他们置于中央,自任后卫。水与食粮的征集越来越为艰困,只得把无粮草喂养的驮兽屠杀。最后,这支无所适从的部队正正式式地被围于锡科里斯河与敌人之间,敌人更在其外围筑起土堤掘出壕沟。他们想渡河,但恺撒的日耳曼骑兵与轻步兵抢先过河,占据对岸。
庞培军投降
不论何等的忠诚与勇敢,也再无法拖延投降的时刻了——于是,公元前49年8月2日,乃正式投降。恺撒不但给予官兵生命、自由与仍旧存留的财产,并把从他们那里所得的战利品均悉数归还,而对本军官兵则应允将来以个人财产赔偿。在意大利俘获的新兵,他强迫他们加入本军,但对庞培的老兵,他却不强迫任何一个违背其个人愿望服务于恺撒。他只要求他们放下武器回家。据此,三分之一的庞培部队——西班牙本地人——立即解散,意大利人则于阿尔卑斯山南与山北高卢之间遣散。
远西班牙相继屈服
在庞培的军队解散之后,近西班牙落入恺撒之手。远西班牙,庞培的部队则由马库斯·瓦罗统领;当他听到莱里达的惨况之后,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退入岛城加迪兹,把从神庙与富有的恺撒派家庭充公的财产运至该城,并率领他征集的充实舰队,以及交托予他的两个军团。但在恺撒已到的风声初传之际,该省最重要的一些城镇——早先就倾向于恺撒的,如科杜巴、卡莫与加迪兹——就把庞培卫戍部队赶走,或唆使他们叛变。瓦罗的两个军团之一早已自行前往伊斯帕利斯(塞维利亚),连同该镇一起投向恺撒。最后,当意大利加也对瓦罗关闭城门的时候,他才决定投降。马西利亚也约在同时投降。
公元前49年,恺撒另得两次胜利,一次重大的失败。昆图斯·瓦勒里乌斯取下萨丁尼亚,盖乌斯·库里奥取下西西里,打破了庞培以海军封锁饥困意大利的计划。但库里奥进一步的远征非洲却只初步成功,不久即为庞培的盟友努米底亚的朱巴王包围,库里奥与其部队全遭歼灭。
庞培的作战计划
公元前49年的这些事件,对庞培的总作战计划有多大的影响;在意大利尽失之后,他对西班牙部队又交付了何等重要任务,我们现在都只能凭猜测。庞培意欲由非洲及毛里塔尼亚前往西班牙,驰援他在该处的部队,纯属妄想,无疑也是莱里达军营中流传的谣言而已。可能性比较大的是,他仍抱原先的计划,即使在意大利尽失以后,他也可以从阿尔卑斯山南北高卢夹攻恺撒,并意图由西班牙与马其顿合攻意大利。他本意可能要西班牙军驻守比利牛斯山待马其顿的部队整备完成。于是,两军同时出发,于隆河或波河会师,而舰队则可能负责攻取意大利本部。
恺撒就以这种推测而预料意大利的战事。在这个本土上,他最干练的军官之一,马库斯·安东尼乌斯以预备部队备战。东南港口西帕斯、布林迪西与塔伦图姆预料可能有敌军登陆,因之派遣三个军团备战。此外,昆图斯·霍腾修斯——此人放荡不羁,其父为著名演说家——征集一支舰队,驻守于第勒尼安海;普布利乌斯·多拉贝拉率第二支舰队驻守于亚德里亚海,其目的一为支持意大利守备,一为将来运输远征军至希腊。如果庞培部队进攻意大利,则马库斯·李锡尼·克拉苏——其父为恺撒的老同事——则负阿尔卑斯山南高卢防御之责,马库斯·安东尼乌斯的弟弟则负责伊利里库姆的防卫。
恺撒的舰队和军队在伊利里库姆被毁
但预料中的进攻却迟迟未到。至公元前49年仲夏,战斗才开始于伊利里亚。恺撒副将盖乌斯·安东尼乌斯率两个军团守卫克尔克岛(夸内罗湾的贝格利亚),恺撒的舰队司令普布利乌斯·多拉贝拉则率战船四十艘逡巡于此岛与大陆之间的狭长海域。庞培在亚德里亚海的两名舰队司令,马库斯·屋大维率希腊舰队,鲁西乌斯·斯克利波尼乌斯·利波率伊利里亚舰队,攻击多拉贝拉的中队,悉数毁之,因而将安东尼乌斯困阻于克尔克岛。为了解救他,巴西鲁斯与撒路斯提乌斯的部队从意大利驰援,霍腾修斯的战船中队也从第勒尼安海前往。但两者在敌方的优势海军面前均不能发挥任何救援之功。
安东尼乌斯的两个军团只得听天由命。供应品已经告罄,部队开始怨恨而有叛变倾向。除却几个小队用木筏浮至大陆外,其他部队——仍有十五个步兵队[2]——放下武器,被运往马其顿,编入庞培队伍;屋大维则留下,完成再无防卫力的伊利里亚海岸的降服工作。这一带最强大的部族达尔马提亚人、岛城维斯及一些其他城镇投向庞培。但恺撒的拥护者却在萨洛内(斯帕拉托)与利苏斯坚守下去;前者不但在至极艰困的情况下于围城中奋战,甚至发动了一次十分猛烈的突围,以致屋大维撤兵而去,扬帆至底耳哈琴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