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内战:布林迪西,莱里达与底耳哈琴(第12/14页)

总计,庞培所统率者,骑兵七千,陆军十一个兵团(不错,其中可称为精兵者最多五个军团),战船五百艘。庞培对军需品的供应、薪饷的发放都十分用心,又加上丰厚的胜利犒赏承诺,士气可说不错,几支最有战力的部队甚至士气如虹。然而他的军队中有许多是新兵,训练虽然一再加强,但终需时日。整个说来他的军队虽够壮观,却有些混杂。

庞培军在伊庇鲁斯海岸会合

总司令的计划是,在公元前49年与前48年之间的这个冬季,陆军与舰队都须在海岸与伊庇鲁斯水域完成动员。舰队司令毕布路斯已率领一百一十艘抵达新指挥部科西拉。陆军行动却较迟缓;夏季指挥部在哈利亚克蒙的贝雷亚,现在则缓缓沿海岸公路从帖撒罗尼迦移向西海岸,至未来的总部底耳哈琴。梅特鲁斯·西庇阿由叙利亚带领回来的两个军团,于亚细亚的帕加马过冬,春天才可抵达欧洲。事实上,他们的行动一律是慢条斯理的,因之伊庇鲁斯的各港口除了舰队之外,目前虽然有人防守,却只有当地的民兵及附近地区的征员。

恺撒应对庞培

因此,尽管恺撒在进行西班牙之战,他仍有可能对马其顿采取攻势,因为他毕竟不是慢条斯理的人。很久以前他就下令收集战船与运输船至布林迪西,并在西班牙与马西利亚得胜后,将他的大部分精锐部队调至该地。恺撒对其部队的极度要求,使他的兵员折损得比战时犹多,以致他最早的四个军团之一,第九军团,在普拉森舍行军时兵变,由此可以看出士气的危险。但恺撒的临危不乱及其个人的权威却终得制衡全局,这一带的登船并未受阻。

然而公元前49年3月使恺撒无法追击庞培的同一个原因——缺少船只——也同样对这次远征形成威胁。恺撒下令在高卢、西西里与意大利各港建造的船只尚未完工,即使完工也尚未能马上动用。他的亚德里亚海中队则已在头一年毁于克尔克,此时布林迪西的战船不超过十二艘,运输舰一次则只能把拟议运往希腊的兵力——十二个军团,一万骑兵——运去三分之一。敌人相当强大的海军则制御亚德里亚海,尤其是大陆及东边岸外岛屿上所有的港口。

在这种情况之下,恺撒何以竟不采取陆路进军,通过伊利里亚,便成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因为这条途径显然可以避免敌舰的威胁,对他的部队来说,也比从布林迪西出发较为便捷,因为他的部队大部分来自高卢。当然,伊利里亚地瘠民贫,但此后不久也有其他部队穿过,证明并无问题,何况不利的条件也不可能令高卢的征服者却步。可能他担心在他艰困地穿越伊利里亚之际,庞培会把他的整个兵力运过亚德里亚海至意大利,因而对换了两者的位置——尽管这样的快速行动是他那迟缓的对手很不可能达到的。也许由于恺撒原预计他的舰队会相当可观,而当他从西班牙回来,了解到亚德里亚海的真实情况时,改变计划已为时太迟。也或许——就恺撒快速而果决的性情看来,这个可能性甚大——他认为伊庇鲁斯海岸目前尚未设防,而敌军却可在数日之内聚集,因之意图再度先发制人,以破坏敌军的全盘计划。

恺撒抵达伊庇鲁斯初尝胜绩

不论原因为何吧,总之恺撒于公元前48年1月4日登船;他率领的有六个军团及六百骑兵,但军团人数却因苦劳及疾病而大为减少。这跟他愚勇的不列颠远征可以相提并论;但至少第一回合还算幸运。他们在人迹稀少的阿克罗塞劳尼亚(奇玛拉)悬崖的中部帕雷撒锚地抵达了伊庇鲁斯。其行动从奥里库姆港可以看到,该处有十八艘庞培军舰,从敌军舰队指挥部科西拉也可看到,但前者不敢阻止,后者则准备不及,因此便只得眼睁睁见恺撒率军登陆。其船只立刻回航以便运送第二批,恺撒则于当晚登上阿克罗塞劳尼亚群山。他的初步行动之成功跟他敌人的惊讶成正比。伊庇鲁斯民兵未做任何抵抗,要港奥里库姆与阿波罗尼亚及若干小镇遂入恺撒之手,而庞培的补给库底耳哈琴因守军极弱,危在旦夕。

恺撒军被拦截

这次战役的其余部分就不若开始时辉煌了。毕布路斯为求弥补疏忽而加倍努力起来。他不仅把回航的恺撒运输舰连烧带掳将近三十艘,而且也对其占领的全部海岸做最密切的监视,而不顾气候的险恶,也不顾从科西拉运送补给品——甚至木头与水——的艰困。事实上,他的继任者利波(因为他不习惯于这样的劳顿,很快就倒下了)甚至将布林迪西封锁了一段时期,直至他由于缺水不得不退出他为此事而占领的一个小岛。结果,恺撒的第二批部队无法运至恺撒处,而恺撒也未能占领底耳哈琴。庞培从恺撒的一个和平使者那里获知他侵犯伊庇鲁斯海岸的计划,以强行军及时赶至他的重要军库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