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二 十 三 · 滦 阳 续 录 五(第7/19页)

田白岩言:有士人僦居僧舍,壁悬美人一轴,眉目如生,衣褶飘飏如动。士人曰:“上人不畏扰禅心耶?”僧曰:“此天女散花图,堵芬木画也。在寺百馀年矣,亦未暇细观。”一夕,灯下注目,见画中人似凸起一二寸,士人曰:“此西洋界画,故视之若低昂,何堵芬木也。”画中忽有声曰:“此妾欲下,君勿讶也。”士人素刚直,厉声叱曰:“何物妖鬼敢媚我!”遽掣其轴,欲就火烧之。轴中絮泣曰:“我炼形将成,一付祝融,则形消神散,前功付流水矣。乞赐哀闵,感且不朽。”僧闻俶扰,亟来视。士人告以故。僧憬然曰:“我弟子居此室,患瘵而死,非汝之故耶?”画不应,既而曰:“佛门广大,何所不容。和尚慈悲,宜见救度。”士怒曰:“汝杀一人矣,今再纵汝,不知当更杀几人。是惜一妖之命,而戕无算人命也。小慈是大慈之贼,上人勿吝!”遂投之炉中。烟焰一炽,血腥之气满室,疑所杀不止一僧矣。后入夜,或嘤嘤有泣声。士人曰:“妖之馀气未尽,恐久且复聚成形。破阴邪者惟阳刚。”乃市爆竹之成串者十馀,京师谓之火鞭。总结其信线为一,闻声时骤然爇之,如雷霆砰磕,窗扉皆震,自是遂寂。除恶务本,此士人有焉。

注释

祝融:本名重黎,中国上古帝王,以火施化,号赤帝,后尊为火神。在日常用语中,“祝融”是火的代名词。

俶(chù)扰:骚扰,扰乱。

译文

田白岩说:有个书生租僧房居住,看见墙壁上挂着一幅美人画,眉眼栩栩如生,衣服皱褶飘拂潇洒,好像会动似的。书生说:“大师不怕干扰修禅的心思吗?”僧人说:“这是天女散花图,是堵芬木画的。在寺院里一百多年了,我也没有工夫细看。”一天晚上,书生在灯下注视这幅画,看见画中的美人仿佛凸起一二寸高,书生说:“这是西洋画,所以看起来好像有高低凹凸,哪里是堵芬木画的呢?”画里忽然有声音说:“这是我想要出来,你不要惊讶。”书生一向刚强正直,厉声呵叱道:“什么妖魔鬼怪敢来迷惑我!”马上抓起画轴,想凑到灯上烧掉。画轴里絮絮叨叨哭着说:“我炼形快要成功了,一旦被烧,形消神散,以前的功力就付之流水了。恳求你可怜我,我一生都会永远感激的。”僧人听到吵闹声,赶快过来看。书生说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僧人忽然醒悟说:“我的弟子住在这间屋子里,得了痨病死了,不是你的原故吗?”画里不回答了,过了一会儿,才说:“佛门包容广大,有什么不能宽容。和尚是慈悲心肠,应该拯救超度我。”书生愤怒地说:“你已经杀死一个人了,今天再放了你,不知道还要杀几个人。可惜一个妖怪的性命,就会害了无数的人命。小慈悲是大慈悲的祸害,大师切勿可惜她!”就把画轴投进火炉。火焰升腾起来,血腥气味满屋,大家疑心这个妖怪杀死的不止一个僧人。后来到了夜里,有时还听到“嘤嘤”的哭泣声。书生说:“妖怪剩馀的气息还没有散尽,恐怕时间长了会再凝聚成形体。破灭阴邪气息,只有用阳刚之气。”书生就买来成串的鞭炮十几挂,京城称为火鞭。把引信结在一起,一听到哭声就突然一下全都点燃,一时像炸雷似的“呯嘭”巨响,窗门都震动了,从此就安静了。去除邪恶一定要从根子上消灭干净,书生就是这样做的。

有与狐为友者。天狐也,有大神术,能摄此人于千万里外。凡名山胜境,恣其游眺,弹指而去,弹指而还,如一室也。尝云:“惟贤圣所居不敢至,真灵所驻不敢至,馀则披图按籍,惟意所如耳。”一日,此人祈狐曰:“君能携我于九州之外,能置我于人闺阁中乎?”狐问何意,曰:“吾尝出入某友家,预后庭丝竹之宴。其爱妾与吾目成,虽一语未通,而两心互照。但门庭深邃,盈盈一水,徒怅望耳。君能于夜深人静,摄我至其绣闼,吾事必济。”狐沉思良久,曰:“是无不可。如主人在何?”曰:“吾侦其宿他姬所而往也。”后果侦得实,祈狐偕往。狐不俟其衣冠,遽携之飞行。至一处,曰:“是矣。”瞥然自去。此人暗中摸索,不闻人声,惟觉触手皆卷轴,乃主人之书楼也。知为狐所弄,仓皇失措,误触一几倒,器玩落板上,碎声砰然。守者呼:“有盗!”僮仆坌至,启锁明烛,执械入。见有人瑟缩屏风后,共前击仆,以绳急缚。就灯下视之,识为此人,均大骇愕。此人故狡黠,诡言偶与狐方忤,被提至此。主人故稔知之,拊掌揶揄曰:“此狐恶作剧,欲我痛抶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