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乾坤一掷(第13/15页)

就这样,方冀戴着章逸的面具,一连过了五处关卡,没有被瞧出破绽。他依照章逸设计的路线,在各殿回廊转了一圈,遇锦衣卫便打招呼,尽量让人看到他。

他踱到华盖殿转角处,四顾无人,忽然拔身而起,轻轻落在内檐椽木之上。这大殿屋顶四周有一圈五彩绘板,方冀摸到左边第五块板,又在支撑木条的下方摸到一个暗榫,他一按暗榫,发出一声轻响,那块彩绘板便松动了。方冀轻轻把彩板推开,便出现一个两尺见方的暗门。方冀略一缩身施劲,整个人便如一只狸猫般跃入了暗门。

暗门里原来是一条既狭窄又低矮的暗道,便如大殿屋顶与内檐之间的一长条夹层,勉强可容一人匍匐其内,乃是修建宫殿时为日后维修之用预留的暗层。方冀一面将暗门恢复原状,一面弓身缩首,展开小巧轻功,默记章逸图上的路线,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飞快前进。

这一下就显出方冀轻身功夫的功力了,在这常人爬行亦不容易的低矮狭道中,他居然能够缩身疾行,更难的是居然不出任何声息。遇岔道便不假思考照着预知路线择一而入,毫不犹豫。

方冀在暗中摸黑转入第七个岔道时停了下来,他仔细地摸着下面支梁,慢慢向前爬行,数到第二十一根支梁时,摸到梁上的一块板有些松动,他知道这是章逸动过手脚的地方,于是提气慢慢把那壁板推开一条细缝,一道微弱的光线射入,同时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方冀暗道:“就是这里了。”

他缓缓将那块活动的壁板推开,弓身一跃而出,果然迎目正是一块大匾额的背面。他轻移身躯,躲在那匾额之后,黑暗中调匀气息后,向下望去。

只见一间奇大无比的寝室,七八丈外对面的墙下放着一张雕龙的紫檀木床,床上半卧坐着一人,正对着匾额的方向,但隔着纱帐看不清楚面目。方冀暗忖:“这人便是朱元璋了。”

果然,他床边三个大臣坐在矮凳上,其中一人道:“陛下龙体最重要,有些事是否待陛下完全康复了再禀奏。”

方冀极目望去,灯光下可辨出中间的一位最靠近龙床,是个身着黄色锦袍的青年,方冀想到进宫时那杨姓侍卫的话,暗忖:“这便是皇太孙朱允炆了。”他身后两个年龄稍长的文官,毕恭毕敬地坐在小凳上。稍远两步,立着一个太监,看上去有些年纪了。

这寝宫除了极高极大之外,家俱非常简单,是以显得十分空旷。四壁角落各站着一名锦衣侍卫,看上去皆神重气凝,虽然一言不发,却自然而然透出一种威猛气势。方冀暗道:“这四人都是一流高手,靠近皇帝大床那边的两个尤其功力深厚。”他低眼看了看靠近自己这边的两人,距藏身处都只有两三丈之遥,若不是章逸找到这个绝妙的藏身地点,从大殿最上方的暗道里无声无息地闪出,要想躲过这两名侍卫的严密监视,绝无任何可能。

方冀屏息聆听,只听得那半躺在床上的朱元璋清了清喉咙道:“你等方才所奏河北、山东大旱之事,关系数百万老百姓的生命,赈灾备粮的事一天也不能耽搁,每天都要有消息来奏,岂能等我病好了才奏?允炆,你传令下去,河北、山东的地方官员人人要做好准备,不能等灾情爆发了才慌忙应对。有谁胆敢怠慢,便要他……”他愈说声音愈嘶哑,说到这里便开始咳嗽。

朱允炆忙上前为他捶背,床边太监连忙端上一碗汤药,服侍朱元璋服了一两口,让咳嗽缓下来。他清了清喉咙,吐了一口痰,接着方才没有说完的话道:“谁要胆敢怠慢,便要他脑袋落地!”

这寝宫的设计果然巧妙,方冀躲在匾额后面,距龙床有七八丈之远,但朱元璋说到“脑袋落地”四个字,声音就像发自身边。他暗道:“一说到杀人,这皇帝老儿的中气好像就恢复了一些。”

朱元璋喘了几口气,对那着蓝袍的官员道:“黄子澄,你在东宫伴读这些年,皇太孙的事就是国家的事,你不可有丝毫怠慢。”那黄子澄连忙跪下,道:“万岁爷请放心,子澄承陛下及皇太孙厚恩,便是肝脑涂地也难报万一。”

另一个着绦红色官服的中年人,面白而须黑,这时也跪下进言道:“臣齐泰蒙圣上赐名,又复拔擢为兵部左侍郎,陛下心中所系之军国大事,臣无一时一刻不放在心中,内外军情尽皆掌握,请皇上安心息养,早占勿药。”

朱元璋似乎有些累了,他挥一挥手道:“齐泰、黄子澄,你们先退下吧,朕还有话要跟皇太孙说。”

方冀居高临下,望着兵部侍郎齐泰及东宫伴读翰林黄子澄施礼退行几步,然后转身朝自己藏身这边走过来。原来这寝宫的门就在匾额之下,厚重之门一开,两人走出去,门外传来一阵压低了嗓子的“大人慢走”之声,显然门外还有一批待命的侍卫,负责看守寝宫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