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乾坤一掷(第14/15页)

这两位大臣都是皇太孙的近臣,待他们走出后,朱元璋忽对皇太孙道:“方孝孺原在蜀王朱椿那里为他世子之师,这人有大才,既已调他回来了,先放在翰林院里吧。”朱允炆显然很是同意,连声道:“孙儿明日就办,明日就办。”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朱允炆要进言,却似又在等皇帝先开口,一时之间,偌大的寝宫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低声道:“允炆呀,为了驱逐元蒙,建立大明,爷爷我从南打到北,几十年来杀人无数,血打出来的江山,毕竟有干天和,我已派你爹爹生前的主禄僧洁庵法师去住持泉州开元寺,要用一整年的时间专心为死于战乱的亡魂超渡。允炆,你可明白爷爷的这番苦心?”

朱允炆知道这一年来,他这位杀人不眨眼的爷爷皇帝开始对自己一生杀戮过度感到不安,便想要超渡亡魂;超渡亡魂莫如开元寺,毕竟全国各开元寺在唐玄宗时建寺,其目的便是超渡战乱中的天下亡魂。但是朱元璋心中最大的不安,实来自于残杀开国功臣,因此这场法事不能在京师举行,以免流言可畏,引人猜疑,而泉州开元寺就是最佳的选择了。至于派谁去主持这场长达一年的大法事?有仁慈之名的太子朱标是最适当的人选,而朱标已逝,曾为他主持一切佛事的太子主禄僧──洁庵法师就成为最好的替代人。

朱元璋的这番苦心只有朱允炆了解,他点头答道:“孙儿懂得,这场法事不能在京师做;只有洁庵能代替我爹爹。”简单两句话听在朱元璋耳中,觉得这孙儿还真能体会自己的心意。

然而朱元璋还有一层秘密的心思,连皇太孙朱允炆都想不到,而藏身在对壁匾额后的方冀却完全理会了。他暗暗咬牙切齿,忖道:“还有明教的冤魂啊!泉州开元寺离我晋江摩尼寺只有数十里路,你想要超渡我明教冤魂,可选得好地方呵。但我今夜便要取你性命,你去超渡你自己吧!”

朱元璋喘了一会,又道:“你两年前修订《大明律》七十多条,删除了一些严厉的罚则,听说民间多有赞颂感恩的,但乱世用重典乃是颠扑不破的道理,你天性仁爱纯孝,但恐失之柔弱。民有百类,既不能得天下人皆爱你,须得使民有所畏,方能治理。”朱允炆暗道:“难道天下永远是乱世?永远用重典?洪武以来,天下渐治,开国的那一套也该改一改了。”但他忍住没有说。

朱元璋又道:“开国打天下的那些骄兵悍将,爷爷也帮你处理好了,此后天下兵权除在京师之外,全都在咱们朱家你众叔叔的手中。有他们为你镇守边疆,你可安享太平了。”

这时朱允炆忽然问道:“若是众叔叔心生……心生异念,甚至……”朱元璋听得坐直了身躯,打断道:“甚至造反?”朱允炆没有马上回应,只注视着朱元璋,缓缓地点了点头。

朱元璋也没有马上回答,过了良久,才低声道:“这个问题要你自己去想办法,你回去好好想,下次来告诉爷爷你要怎么办!”

朱允炆点头不语,过了一会,他起身服侍朱元璋躺下,仔细地替爷爷盖好被子,十分依恋地望着老迈的皇帝爷爷,低声道:“爷爷睡会吧,孙儿先告退了。”

朱允炆从方冀藏身处下方走过,虽然烛光昏暗,仍然看得清楚,这个未来的皇帝十分年轻,举止温文儒雅,行路显得气质优雅而稳重。他一走出,门外一片“殿下慢走”之声。

方冀暗道:“是时间了。”他的刺杀行动经过章逸十五年的详细规划,每一细节都已设想好,但到此时,他心中仍然兴起一股完全不同的冲动:直接飞身下击,手刃暴君!

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自己绝无脱身之可能,他对牺牲性命是毫无畏惧,怕的是自己无法顺利施出那致命一击。倘若自己一跃而下,在出手之前那龙床两侧壁角的侍卫飞阻的反应够快,这两人的武功只要与自己相差不多,其中一人拚死力阻,另一人挡在皇帝身前,后面壁角的两人补上来,自己将再无出手的机会,这时门外的锦衣卫蜂拥而入,自己别无出路,必将战死于乱刀之下。

“没有时间再犹豫了!”他知道再过片刻,他与章逸约定的时间将至,章逸会认为自己因故无法出手,则整个计画就得取消。

他暗呼:“教主、诸位哥哥,英灵保佑!”猛然之间将一口真气提到十成,在胸中运行一个周天,取下面具从匾额后缓缓站起,忽地大喝一声:“朱元璋,明教索命的来了!”手中短剑已化为一道暗虹,暴射而出。

那短剑一离手,剑上内力与空气作用,所过之处竟然发出滋滋响声。那剑先是水平疾飞五丈,电光石火之间已经飞到朱元璋的床前,两角侍卫反应极快,一声“刺客!”才喊出口,一人已跃向龙床,要以身挡住皇帝,另一人双手发出两枚铁胆,鸣鸣然飞向方冀的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