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明风,或曰索尔斯比仙桥落成记(第9/14页)

他们一回到米克尔格雷夫大宅,大卫便赶紧翻身下马,寻找起汤姆来。他穿过空荡荡的石头走廊,恰好透过一扇门看见温夫人和露西在花园里。她们好像非常激动,正用惊讶的语气互相说着什么。大卫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也去了花园。他一到花园,正好看见露西爬上石凳往墙外张望。

“它到维茨先生的房子了!”她说。

“什么?怎么了?”大卫问。

“刚才有三个小男孩来找我们。”温夫人很是不解。

“他们还唱着歌。”露西说。

“哦,孩子们都喜欢唱歌。”大卫说,“我家的两个小男孩,以实玛利和约拿就喜欢唱儿歌,歌词说的是一个挤奶女工和一头奶牛……”

“对,您说得对,”温夫人打断了他,“但这次不一样!那些男孩们背上长着翅膀。他们乘着系满丝带的金色小船滑过天空,还抛撒这玫瑰花瓣。”

大卫站到露西旁边往墙外张望。果然,在远远的天边,有一艘小小的金船恰好滑过教堂塔楼。大卫隐约看见三个小小的人影,手里拿着笛子,仰着头似乎在唱歌。

“他们唱的是什么?”他问。

“不知道,”温夫人十分困惑,“我听不懂。可能是意大利语吧。”

客厅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完全遮住了傍晚金色的夕阳。温先生躺在沙发上,用手捂着眼睛。

“温斯坦利先生,”他妻子叫道,“有一件特别奇怪的事……”

温先生睁开眼睛,很高兴看见大卫站在他面前:“啊,蒙蒂菲奥里先生!”

“我和露西在花园的时候……”

“亲爱的,”温先生轻声责备道,“我正要和蒙蒂菲奥里先生说话呢。”他对大卫笑了笑:“您刚才逛得开心吗?我想这周围的景色可不算引人入胜。但维茨说您十分愉快。”

“景色确实……非常美丽。明风先生在哪儿?”

门突然开了,汤姆走了进来。

“温斯坦利先生,”他说,“我决定替您修一座桥!”

汤姆向来喜欢让满屋子人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盯着他发呆,眼下他的怪癖肯定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随后温先生开始说他是多么高兴,多么感激不尽。“我也考虑过此事,”他说,“或者说是维茨先生替我考虑过。我想您肯定也希望能翻倍地收回投资,也就是说,维茨先生可以告诉您其中细节……”他开始快速翻阅一些文件,大卫断定他以前肯定看都没看过一眼。

“完全不用操心这些事,”汤姆说,“我不会索要任何回报。蒙蒂菲奥里先生常常对我说,必须给子女们找份正当工作,温斯坦利先生,于是我想到,这座桥若是修不好,您的子女也会无所事事,也会变成游手好闲的人。他们在精神上永远不会取得任何成就,行动也永远不会果敢坚定。”

“哦,是啊!的确如此!”温先生说,“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制订一个修桥计划了。我画了草图。我把它们放在屋里的。维茨估计工程只需两年时间——甚至更少!”

“哦,”汤姆说,“我没耐心做那么久的工作。我今晚就能完成,从午夜开始,黎明前结束。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他伸出一根细长的手指,“就一个。温斯坦利先生,您和您所有的仆人,还有蒙蒂菲奥里先生,你们必须在午夜时分到河岸边去见证我的桥是如何修建的。”

温先生当即表示,不光是他和温夫人以及仆人们会到场,全镇的人都会到场。

温先生好不容易把话说完,大卫逮住机会对汤姆说,他简直太高兴了,汤姆居然同意修桥,但是汤姆仿佛心不在焉(他平时可是特别喜欢被人感谢的)。他和温夫人说了句话,便很快离开了房间。大卫听见他低声说:“夫人,我希望您喜欢那首意大利曲子。”

大卫现在不得不在索尔斯比待到次日早晨。温先生派了一位仆人去林肯告知蒙克顿先生,蒙蒂菲奥里先生还在半路上,要明天才能到。

还没到午夜,索尔斯比的居民就都聚集到命运之轮旅店。为此,温先生特意穿戴整齐。奇怪的是,他还不如他的衣服引人注目。他一穿上外套和马裤,平素的悲剧与浪漫气氛就消失殆尽了。他站在三脚凳上对衣衫褴褛的小镇居民说,他们必须感谢那位善良慷慨的绅士,因为他要为大家修一座桥。温先生继续说,这位先生很快就会现身,并接受大家的谢意。

可是汤姆并没有出现。温夫人也没有出现,这令她丈夫非常生气,他叫露西回米克尔格雷夫大宅去找她。

温先生对大卫说:“我很好奇,明风先生怎么能在一夜之间修好一座桥呢?是一座铁桥吗?我听说最近有人在什罗普郡修了一座铁桥。真令人吃惊。可能铁桥比较容易搭建吧。或者是木桥?剑桥就有一座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