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明风,或曰索尔斯比仙桥落成记(第8/14页)

“唉,但是我曾希望……”她犹豫了一下,“作为外国的先生,您也许能理解,我希望您有一些有别于英国医生的办法。您提出任何建议我都不会畏惧。为了孩子我能忍受任何痛苦。我一直都这样想。露西认为我应该吃一点奇形怪状的红萝卜和防风草根,而且最好能说服温斯坦利先生一起吃。”

“为什么?”

“因为它们看起来像人形。”

“啊!哦,当然,我明白。嗯,总之它们也没什么害处。”

大卫以友人般的关爱向温夫人道别。他亲切地同她握手,真诚地祝她早日梦想成真。没人比她更应该梦想成真了。

汤姆已经骑上马。大卫的马就在旁边。“怎样?”汤姆问,“她说什么了?”

“她需要个孩子。”大卫说。

“什么?”

“这事令她备受折磨,以至于愁眉不展。”

“小孩子是很烦人的。”汤姆马上扯到了自己身上。

“对你来说也许是很烦,但是人类女性却不这么认为。孩子们是我们的后代。再说,所有的女性,不管是仙子、基督徒还是犹太人,都希望有一个具体的对象让她关爱。我不认为她能爱上她丈夫。”

大卫边说边跨上马,他每次上马总要费点周折。等他终于坐好却惊讶地发现汤姆不见了。

“他去哪儿了呢?”他心想,“哼,要是他觉得我会等他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我跟他说过很多次了,我要去林肯。”

大卫径直往林肯的方向去了,但是他还没出镇子就听见身后有什么动静。他回头张望,希望是汤姆跟上来了。

可惜那是普利·维茨,他也骑着马。就身材瘦削、面色苍白、相貌丑陋等方面而言,那匹马和他本人倒十分相似。“蒙蒂菲奥里先生,”他说,“温斯坦利先生热切希望您和明风先生能参观他的田产,他指派我做二位的向导。我已经和明风先生说过了,但是他说他在索尔斯比还有别的事,无暇他顾。他说请您去也一样。”

“哦,他是这么说的吗?”大卫问。

普利·维茨满怀自信地微笑着:“温先生说您二位也许能为他修一座桥。”

“他怎么会这么想?”

“走吧,走吧!你们以为我们索尔斯比的人都是傻瓜吗?一个英国大老爷和一个犹太人一起旅行!世界上最有钱的两个家伙!如果不是找机会赚大钱还能是干什么呢?”

“那恐怕要让你们失望了。他不是什么英国大老爷,我也不是你想要的那种犹太人。我不是像你说的那样在旅行。我只是去林肯而已。”

“随您怎么说。但是正巧温先生的田产在林肯公路的两侧。您往那边去的话就肯定会看到。”他笑了笑,接着说,“我和您一起去,好给您介绍那边的名胜。”

在温先生的田里,杂草长得和麦子一样茂盛。几个瘦骨嶙峋、愁容满面的大人和小孩正在驱赶鸟雀。

“可怜的人!”大卫心想,“他们确实在为别人的不道德行为受苦。我真希望能说服汤姆去修座桥!但是这怎么可能?我甚至不能说服他爱自己的孩子。”

大卫沉浸在忧愁中,普利·维茨则忙着介绍温斯坦利先生的田产(全部亩产极高),还说要是温先生愿意排涝或施肥的话,亩产定会增加两三倍。

又走了一段,普利·维茨指着几座植被茂盛的山丘说,那山脚下存有极厚的黏土。他说温先生决定在此建立工厂,生产各种陶器,前提是如果他愿意。

“我相信,”普利·维茨说,“陶瓶和陶盆如今很受追捧,很多人都靠这门生意发了财。”

“对,”大卫叹气道,“我也听说了。”

他们又来到阳光普照的山边,周围长满瘦瘦的桦树,不时有微风吹过。普利·维茨说这里埋藏着丰富的煤矿,只要先生愿意,他可以采煤,然后卖到诺丁汉或伦敦。

“那你跟我说说看!”大卫恼怒地说,“他为什么不去做呢?采煤!制陶!种麦子!为什么他都不去做呢?!”

“哦,”普利·维茨依然带着不怀好意的微笑,“是我叫他别做的!我建议他等到桥修好了再做这些事。不然他怎么把麦子、陶器或者煤运到有需要的人手中?光是运货他就会损失一半的收益。”

大卫看着那些被荒废的田产,越发觉得不宜现在赶去林肯。

“不管怎么说,”他想,“蒙克顿先生那边已经有两个医生了,且不算那个爱尔兰方士。而这些可怜的索尔斯比人却孤立无援。难道我不该留下来说服汤姆帮他们修桥吗?可是我要说什么他才会听呢?”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目前没有任何答案,但是他毫不犹豫地说:“维茨先生,我们必须回去!我还有要紧的事情要回索尔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