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闲情记趣(第7/8页)
萧爽楼共有四忌:一忌谈升官发财;二忌谈公文时事;三忌谈八股文章;四忌抛骰赌博。凡是违反四条原则的罚酒五斤(应该是罚买酒五斤给大家)。有四取:一取慷慨豪爽;二取风流蕴藉;三取落拓不羁;四取澄静缄默。漫长的夏日无事可做,我们就举行考试吟诗作对。每次考试需八人,每人各带二百铜钱。先抓阄,得一号的人为主考官,坐在上席,监考并审阅卷子;得第二名者则作为纪录员就座于次席。其余的人就都充当考生,在誊录处领取一张白纸,盖上自己的印章。主考官出五言、七言的诗题各一个,让考生应对,燃香计时为限制。考生可以站着构思,但不准交头接耳。考完后,将试卷投入匣中,方可就座。所有人都交完卷子后,由纪录员打开匣子,将卷合并成册交给主考人,以杜绝徇私舞弊。在十六个对句中抽出五言句、七言句各三联作为中榜的答卷。得到第一名的,即为下一任主考,第二名作为下一任纪录员。一个人有两联没被录用的话要罚二十文钱,被录用一联的减罚十文钱,超过答卷时限的加倍处罚。一场下来,主考可得一百多文钱。一天可以考十余场,积累起来的钱就有上千文,作为酒钱就已经相当丰盛了。唯独芸作为“官员子弟”享有特权,她应试的卷子,即使落榜了也可以免于处罚,而且被获准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构思。
杨补凡为我们夫妇画了一幅戴花的人物写真,神情惟妙惟肖。那天夜间,月色俱佳,兰花的影子照在墙上,别有一番雅趣兴致。王星澜趁着酒意对我说:“杨补凡能为你们画肖像,我能画墙上的兰花图影。”我笑着说:“花影能和人影一样么?”王星澜便拿一张白纸挂在墙上,对着兰花的影子开始作画。第二天再拿出来观看,虽然不能称其为“画”,但花叶萧疏,却很有月下之趣。芸对此作珍爱如宝,朋友们也都在上面有所题咏。
苏州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胜景,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我们想去游玩欢聚,却苦于附近没有酒家,只好自己携带饮食前去。对花冷饮,一点兴致也没有。我们在一起商量这件事时,有人建议在附近找个酒馆喝上两杯就行,有人则建议赏花归来时再饮酒,但都觉得不如大家一起赏花时共饮热酒痛快。大家商量未定,芸则笑着说:“只要明日各自掏出买酒钱,我就亲自挑着炉火过来。”大家也都笑着说:“完全没问题!”等朋友们都走了以后,我就问芸:“淑姐你难道真的要亲自挑着火炉前去吗?”芸说:“不必这样做,我看见集市中有卖馄饨的,他们都挑着锅碗、炉火,无不齐全,咱们为何不雇佣他们去?我先在家里把酒菜备好,等到了园子,再热一热就成了,这样喝热茶热酒就都不是问题了。”我鼓掌称善。
街上有个姓鲍的小贩,以卖馄饨为生,我们用一百文雇下他,约定第二天下午一起过去。姓鲍的小贩很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朋友们都到萧爽楼来集合,我就把事情的缘由和大家说了一下,他们都为芸的聪慧所叹服。饭后我们一起出发,并随身带上了席子坐垫。到了南园,选择了一个好的柳树阴团团围坐。先烹茶,喝完茶就暖酒热菜。那天下午风和日丽,遍地油菜花金黄一片,赏花者青衫红袖来来往往,蜂飞蝶舞,良辰美景,令人不禁陶醉于其中。过了一会儿,酒菜全部热好,大家就都坐在地上痛快地吃喝起来。姓鲍的小贩言谈举止颇为不俗,我们就拉他一起入席。游人看见后,无不羡慕这个奇妙的想法。酒足饭饱后,席上已经是杯盘狼藉,我们欢畅尽兴,众人有些小醉了。他们或坐或卧,或歌或啸。太阳将要落山时,我想喝点粥,姓鲍的小贩就立即买米来煮,吃饱了后就一起回家。到了萧爽楼,芸问我们:“今日之游,都快乐么?”大家都说:“如非夫人之力,就不可能如此开心!”之后,大家都笑着分散了。
贫居人家的起居衣食,以及房舍器皿,都应该勤俭而雅洁,方法就叫做“就事论事”。我没事的时候喜欢喝上两杯,但不喜欢多用菜肴。芸特意为我布置了一个梅花形的食盒:用二寸大的白瓷深碟六个,中间放一个,周围放五个,再用油漆将其固定起来,形状像朵梅花。食盒的底部有凹棱,盖子上有像花蒂一样的抓手。食盒放在案头犹如一朵梅花覆盖在上面。打开再看,里面的各色菜肴有六种颜色,就好像放在花瓣中一样,两三个知己可以随意拿来吃,吃完了再添加。另外再做一张矮边的圆桌,以便摆放杯、筷、酒壶之类的器皿,收拾起来也都极为方便。这就是食物方面的省俭了。我的帽子、鞋袜都是芸亲手做的。衣服破了,她也只是拆补,但一定会做得干净整齐。衣料的颜色以暗淡一些为好,耐脏,既能作为出门会客的正装穿,又能作为便装穿在家里。这就是服饰方面的省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