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迷失的少年未成年人犯罪(第12/15页)

侦破的经过并不复杂,仅仅在本村先生的妻女遇害后的第四天,也就是4月18日,警方就逮捕了犯罪嫌疑人——一个名叫福田孝行的18岁少年,按照日本的法律,当时的他因未满20周岁还属于未成年人。福田孝行对于自己杀害本村弥生和本村夕夏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看起来似乎除了留给本村洋的心理创伤之外,案件很快就能结束。但事实恰好相反,随着庭审的展开,本案才正式拉开了序幕。

根据福田孝行的供述,4月14日下午两点左右,他乔装成某公司的排水管道检查工顺利进入本村家。他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趁着本村先生不在家的机会强奸被害人本村弥生。可是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因为本村弥生反抗非常激烈,所以福田孝行一把掐死了她。在本村弥生激烈反抗的时候,仅仅11个月大的本村夕夏被吓得哇哇大哭。在掐死本村弥生之后,福田孝行因为害怕本村夕夏没完没了的哭声引来邻居的注意,所以数次将本村夕夏举起来摔在地上。这始终没有办法阻止本村夕夏的啼哭,所以他索性把本村夕夏也一并勒死了。发现被害人已经死亡之后,行凶者并没有因为自己杀了人而惊慌逃走,而是将死者的双手和嘴巴用胶带绑住,并对死者进行了奸尸。

福田孝行供认不讳的作案经过让所有人都觉得震惊。因此,即使犯案者是未成年人,山口县少年法庭依旧决定将本案移交给地区检察署的成人法庭。法院似乎认为移交到成人法庭已经是对犯人最大的惩罚了,所以在庭审中,法院以福田孝行是未成年人为由为其进行辩护。

首先是在第一次开庭审议的时候,本村洋希望自己可以抱着妻女的遗照进去,他希望通过遗照让福田孝行明白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但是,他的要求被法官拒绝了,理由是法庭中出现被害人的遗照,很可能会影响到犯人的情绪,毕竟他还是个未成年人。本村洋当然不会认同这么离谱的理由,所以他不断地进行抗议,终于在后面几次庭审中得到了许可,却被要求用黑布将照片蒙住。

在庭审的过程中,同样发生了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福田孝行的穿着非常随意,甚至连脚上的拖鞋都没有换下来。进入法庭之后他就像事不关己一样坐在那里,直到他的辩护律师对他示意之后,才站起来向本村洋鞠了一个躬,然后说:“对不起,我做了无法原谅的事情。”仅此而已。但法官已经把这次道歉当成结案的一个重要依据,他们认为一句“对不起”就代表福田孝行有了认错的态度和悔改的意图,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认罪态度良好”。虽然福田孝行的认错态度是否真的“良好”仍被大部分人怀疑,但法庭依据未成年人的保护条例,默认了对福田孝行的判决要从轻,因此,一审的判决结果是无期徒刑。

事实上,除了美国一级谋杀罪成立之后的终身监禁不得假释的判决之外,世界各国都不会存在真正的无期徒刑。此时的福田孝行顶着未成年人的头衔,他的实际刑期甚至都很可能不会超过10年。所以,看起来非常严重的“无期徒刑”实际上却是很轻的处罚。因此,在判决下达之后,福田孝行的辩护律师对着他的家人摆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此后,判决结果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一个罪犯在残忍地杀害了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之后,竟然做出了如此轻的判决。在广泛的议论背后,有两个人对此次审判的结果反应最为强烈。

其中一个是本村洋先生。他在听到判决之后就已经失控了,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他的语气显得有些歇斯底里:“现有的司法简直太令人绝望了,它竟然重点保护犯罪者的权益。不知道这样的司法置被害人的权益于何地,置被害人家属的权益于何地。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无罪释放,我会亲手杀了他为我的家人讨回公道。”

另一个人则是本案的检察官。这位吉田检察官显然考虑问题更加深远。很多时候法官在判案时,都会依照以前类似案件的判决作为基准,因此一旦本村洋认同了此次判决的结果,那么以后的同类案件都会被从轻判决。在吉田检察官看来,一个杀了人还要奸尸,并且可以将只有11个月大的婴儿生生勒死,然后冷静地裹好塑料袋藏起来的人,绝对不能仅仅因为一句毫无诚意的“对不起”,以及在法律上尚未成年的借口就轻轻放过,这样一来,司法将失去最终的意义。所以他决定要将此案继续上诉,直到重新做出满意的判决为止。

当然,做到这一点的首要条件就是本村洋同意继续上诉。吉田知道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艰难,起诉的过程甚至可能会长达数年乃至数十年,本村洋能不能一直坚持下去就是本案能否成功上诉的关键。于是,吉田特意给本村洋的上诉赋予了更多的含义,这不仅仅是为他的妻子和女儿讨回公道,更是为了能够成功引发日本的司法改革。“使命”两个字蓦然出现在本村洋的脑海中。两个目标一致的男人一拍即合,确立了目标之后就立刻分头开始工作。吉田负责继续上诉的申请和资料的搜集,而本村洋则负责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们要干什么,他们需要更多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