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14/22页)

“以前大家也是这么想的。”

亚伦转开视线,说道:“是的,一头钻进沙堆里,采取不闻不问不抵抗的鸵鸟政策。”他在椅子上不安地动了动,“但是这一切都会过去的。所以这就是我的回答了。我妻子说我还不够务实不够圆滑,无法胜任那样的政治工作。”亚伦笑了,继续说道,“我也赞同她的观点,很公正的评价。其实,在这里我也可以有所作为。我能够阻止他们拆除工厂吗?不能。到头来,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纠结于一个总会解决的问题,还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德国文学重焕生机?”

“强迫劳工又是怎么一回事?我听说那才是你……”

“不不不。”亚伦连忙出言打断,抬眼看着亚力克斯,眼神里满是警戒,“根本没有那回事,都是胡说八道。你知道的,柏林就是谣言的温床,大家都有很多自己的猜测。不过,你先跟我来。”亚伦起身,招呼着亚力克斯出门,“你是从哈克广场搭电车过来的吧?我送你去。”

亚力克斯讶异地看着他这一系列突然仓促的举动,披上外套,匆忙交代秘书他要外出,等亚力克斯回过神来,他们已经站在出版社外的大街上,正往菩提树下大街走去。

“这是怎么回事?”亚力克斯停下脚步疑问道。

“没有,我就是……”他忍住一声咳嗽,“请往这边走,这边的路好走一些。原谅我这么鲁莽唐突地把你拉出来,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必须谨慎行事。”

“谨慎什么?”

“抱歉。”亚伦再次表达了歉意,“你能够回国,我真的很开心。但现在并非事事完美,比如你刚刚提到的强迫劳工,这件事就很敏感。”

“所以你把我拉到外面来说?”

“是的,可能这么做挺可笑的,但隔墙有耳,不得不防。我的一个记者朋友,赫谢尔,也是文化联盟的成员,写了一本关于这个话题的书,结果被逮捕了。那本书还是我们出版社出版的,因此我不想再惹上类似的麻烦。他们不喜欢人们讨论这件事,我之前已经被警告过了。”

“但这件事情又不是秘密。”

亚伦摇摇头,说:“确实不是秘密,但他们就是这么虚伪,就像我刚刚说的,并非事事完美。大家当然知道这件事,成千的劳工被送下矿井,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做到密不透风?但苏联人喜欢自欺欺人,假装它仍是个秘密,不喜欢这件事被人提起。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他们不得人心,同样的,统一社会党也会因此失去民心,他们只会无限配合这个政策,强迫自己的同胞……”亚伦不住摇头叹息,“真是目光短浅。所以我辞职了。你问我原因,这就是了。我认为统一社会党不应该强迫同胞去当劳力。相反,他们应该保护自己的民众。我不想对你撒谎,但在出版社里我又不敢讨论这些敏感话题。我不想给自己惹麻烦。你脸上的表情清楚地写着‘我很困惑,我很不安’,但是你要坚信,你归国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坚持的这个信仰,它最深层的逻辑是没有错的。”亚伦拍拍亚力克斯的手臂,语气诚恳殷切,“在其他事情上,苏联方面还是有心与我们合作,为我们提供帮助。看看他们给我们出版社的补助就知道了,还有给学校、剧院的优先特权。但唯独这件事,他们毫不让步,手腕强硬,以致他们做的其他一切努力,都……但是话说回来,谁又愿意信任这样的一个政府呢?一个强迫我们的人民在矿井里像奴隶一样卖命工作的政府?所以他们用尽一切手段掩盖这件事,不想让人知道。真是典型的西伯利亚心态——那些战俘就那么凭空消失了,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也没有人过问他们的去向。现在这里也是一样的状况。苏联人同样不想我们谈论那些矿井里的劳工。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泰然地装作一切都不存在,假装《新德国》上面的歌颂太平与喜人新闻才是真实的世界。抱歉。”亚伦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有些激昂的情绪,“也不是说那些喜讯都是假的,确实德国现在有很多可喜的进步,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点。劳工问题只是……只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总有一天会得到妥善解决。但是有一点,我们核心的逻辑理念是正确的。”

“如果西方国家想痛击苏联或者说共产主义的要害,那他们一定会抓住这一点大肆宣传,但现在似乎很是风平浪静的样子。”

“那是因为他们很难得到确切的情报,毕竟现在还没有多少人能从里面活着出来。其实也有一些人出来说话,但那些都不足为信。所以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只是流言。”他抬眼看着亚力克斯,“比如今天这样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