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16/22页)

“基本都在聊我的书,还有就是那本为斯大林诞辰而特意创作的纪念文集。”

“哦?是吗?我想斯大林同志看了肯定会很高兴,这是一种表忠心的姿态。你也有份参与其中?”

“是的,能受邀参与我很高兴,毕竟我刚来柏林不久。”

“所以,从1939年到现在,你终于改变心意,不再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耿耿于怀了?”

“任何人都可能犯错,他最终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不是……请恕我直言,这段历史不能被这样解读,至少在纪念文集中不可以。”

亚力克斯盯着马库斯,半晌才答道:“总之,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你怎么知道我反对互不侵犯条约的?你那时才十四五岁吧?”

“你档案里写的。”

“我还有档案?”

“每个人都有,有的人还不止一个档案呢。”

“真的吗?那我的档案里都有些什么内容?”

“都是正面内容,不用担心。”

“我只是好奇而已,想知道为什么会有人对我感兴趣,还有感兴趣的都是些什么方面的东西。”

“你是驻德苏联军事管理委员会邀请的贵客,自然是他们觉得可靠的人才会收到邀请。”

“看来我是通过考核了。”

“是的。你对法西斯委员会的那番陈述声明真的非常令人钦佩。”马库斯的赞赏非常诚恳,言语间完全不见平日的冷嘲热讽,夹枪带棒,“你给他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是吗?”亚力克斯倒没料到这一点。

“是的。看到我的老朋友这么受人欢迎,我真的很高兴,这不仅仅是针对我个人而言。而且这样的话事情也好办多了。”

“什么事情好办多了?”

“大家觉得和你相处很舒服,所以他们很愿意和你聊天。”

亚力克斯哑然无言,默默地消化这句话里蕴含的大量信息。半晌,他终于谨慎地开口问道:“你指的是哪些人?”

“比方说亚伦同志,他有时坦率直言,有时又讳莫如深。所以我对他跟你说了什么很感兴趣。”

“为了写进他的档案?”

马库斯耸肩,表示这两者并没有关联。

亚力克斯凝视着窗外,过了一会儿,侧过身向马库斯发问道:“你这是在让我向你告密?”亚力克斯听着自己的话语,被这一瞬间的不真实所冲击,一股笑意从他胃里的某个角落升腾翻涌,到了嘴边却自顾蜷曲成一团,一结一结紧紧缠绕。

“告密?”马库斯对亚力克斯的措词不予过多理会,“不,我是在请你协助我的工作,保证德国的安全。”

“德国。”

“是,我知道,我们现在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但那一天总会到来。西德已经开始着手创立自己的国家了,现在是新的流通货币,然后就是武装军队、建国、和我们对抗了。那么,我们要如何保卫自己,守护革命呢?”

“通过告发亚伦·斯坦来保卫德国?”

马库斯移开视线。“你又在说玩笑话了。一开始我并不喜欢这样的玩笑话,但后来我发现它很有用,它可以让人与人的相处轻松起来。我没有叫你‘告发’任何人。如果亚伦同志是真心向党的,那就算他与你的对话被我知道了,他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如果他不是呢?”

“所以说,了解他对党是否忠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也有义务帮他改正错误。就像你说的,只要是人,都会犯错。我想,他会感激你的。”

“马库斯,我不是……”未竟的话语黏在了喉咙深处的某个角落,“他们邀请我的时候,从未跟我提过我需要做这样的事情。”

“不,是我个人请求你帮我这个忙。我在文化联盟见到你,就觉得你是绝佳人选,不仅仅是因为你在文化联盟中的地位,还考虑到你欠下的人情债。这个国家敞开怀抱接纳你,而且对你……”

“你是在暗示我,如果我想要待在这里,就必须要做这件事吗?”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但你想想,要是党知道你帮了这么一个大忙,他们得有多高兴。”马库斯顿了下,继续道,“而且对我个人来说,我们之间的这层老关系,还有我们对彼此的信任,对我都很有帮助,我也很珍惜。再者,我肯定不是唯一一个注意到你的人,所以就算不是我,早晚也会有人向你提议这类事情的,最后党里拍板同意,你不做也得做,最后就让那个人坐收渔利了。所以,你不如现在就答应我的这个请求,帮我这个忙。我知道,在你心里我可能只是库尔特的小弟,但不可否认我们之间是有过交往,有友谊存在的。”

“我没有说……”

“好好考虑考虑,多想想这其中对你的好处再做出决定。其实有很多人都在做这类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