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12/17页)

我说我不想路德维希。

我很想他,他说。

我看明白了,路德维希用他的《鸿鹄之志》可谓彻底战胜了科比尼安。科比尼安无法怪罪他。这是爱。

我提议马上起身,去营地酒吧喝点东西。不是喝一两杯,要开怀痛饮。不喝一肚子威士忌,我不知道我们如何告别那位立足记忆的研究者,然后返回自身。

我们喝了很多酒。芝华士。就像喝阿尔卑斯山的牛奶。科比尼安请客。请酒吧里的所有客人。看见有几个人不好意思接受邀请,他大声说:既然你们不了解情况,我告诉你们,六百个勤奋的美国人在生产我的药物,在美国,早餐的时候人人都吃这种药,就跟吃面包一样。如果他愿意,他可以把服务站买下来当礼物送人。但是他不想这么做。我只想和你们喝酒。把伊芙琳店里的芝华士喝光。大家听明白了,喝光。如果你们不跟我一起喝,我就只好一个人喝伊芙琳的芝华士。而且要喝光。这会要我的命。你们想要我的命吗?大家都跟着他喝。

我从未见过科比尼安的这种表现。路德维希,我想,纯粹的路德维希。从声音到表情。真可怕。

当天夜里我梦见路德维希,但是我不能跟科比尼安讲这个梦。但是可以跟你讲。

路德维希过来接上我,打开一道门,屋里的卢伊特嘉德赤身裸体跪在一面镜子前面。看见我们进来,她说:你为什么没说你不是一个人来。她的话音不带责备,而是充满温柔。

等我回来之后,我们,即你和我,要考虑我是否应该把这个梦讲给科比尼安听。

发自我的iPhone

道森城,2011年7月3日

昨天的采访!一句话:你是对的,我的举止跟你描述的一模一样。记者提的每一个问题都暴露其自身意图,我知道他想听一个德国女自行车手说什么,所以我投其所好。礼貌。即便谈到蹬车的艰辛,听起来也像没有比在一望无际的加拿大公路上测试自身耐力、喜欢自身耐力更加美好的事情。最后,作为神学教授,我把这种自我规定的折磨称为价值无可估量的体验。体验之后我们会看到自己在体验之前是什么样,现在又是什么样。关于这种无休无止的骑车环游的现实艰难,我没有透露半点。我骑车环游只是为了科比尼安的缘故!我可只是为了向他表明,不管去哪里我都与他同在。

我们后天出发。邓普斯特公路。罗德里希报告说,在公路的起点竖着一块牌子:警告!本路段无急救服务。

发自我的iPhone

19

墓碑山露营地,2011年7月5日

亲爱的朋友,

科比尼安经过了反复折磨才告诉我他读了《鸿鹄之志》。这件事情萦绕在我的心头。我的感觉多么迟钝!我还算神学家!我认定他不读这本书更好,我隐瞒自己读了这本书的事实,用谎言掩盖,最终他还是拿到了这本书,还读得心潮澎湃,如痴如醉!我用威士忌来麻醉我的尴尬。我成功了,这也是一种体验。

瑞士女人邀请我们认识的所有人参加我们的告别早餐。人数之多,完全出乎预料。这中间有在路上超过我们的,有给我们送饮料的,有对我们表示祝贺的。由于我的相机罢工,女主人就把她的借给我。回头我把机器给鹰原露营地的女主人就是。三百五十公里!

我们的帐篷拉绳上面又挂着一颗牛轧糖,附带一封信。其中一句话值得告诉你。我是一个不会使他想到任何别的女人的女人,他写道。所以他不得不认为我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不得不改变他的计划。他也要穿越鹰原和麦克福森堡,前往伊努维克。他绝不会骚扰我们。但是做我的仆人依然是他生活中的唯一愿望,虽然他已变得无欲无求。

现在他的确每到一个营地都把他的黑色帐篷支在我们看得见的位置。

我想把信念给科比尼安听,他说:饶了我吧。随后我夸张地拿着信在火堆上烧烤,写信的人如果在观察我们,就一定能看见。但是我刚把信烧毁,营地管理员就跑过来,要求我们立刻把火熄灭。难道我们没听说整个育空地区严禁烟火,森林火灾危险。整个南部地区都烧起来了,怀特霍斯弥漫着烟雾。再使用明火,一律罚五千美元。他无法理解我们不听新闻。不听新闻,这可有生命危险!

今天的时速不再是五十公里,最多三十公里。没完没了的上坡,短暂的下坡路段,同向或者反向驶过的每一辆客货两用车或者卡车都在这土路上扬起漫天尘土,呛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而且司机只要看见我们全都减了速。有的随后还把车停住,下来问我们有事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