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翔(第8/16页)

这只黄鹰聪明伶俐,并且性情稳定,学东西快而且扎实,从不出错。无数次往返于两地间,如同小孩儿打醋,直去直回,绝不做非分之想。大家无不称赞它的优秀。正在这时,七哥让杰子站在两地之间,等黄鹰飞到半途中,伸臂击掌作势前冲。黄鹰正在平稳地飞行,突然听到声音,看到有人影晃动,受惊慌乱,扭头往侧面急逃,被纤绳拉住落在地上。“咳!这是干什么?飞得好好的,干吗故意吓唬它呀?这飞乱了也不是鹰的错呀!”我心里刚想到这儿,七哥就说话了:“它飞得好,不出错,这当然是好事儿,但咱们必须得让它适应一切环境,遇到突发事件不受影响。最主要的是让它明白,如果乱飞,会被绳子拽住,让它从心里打消逃跑的念头,而这只有在它飞错被纤绳拉住落地时才能明白,所以我让杰子吓唬吓唬它。”——啊!这才叫没有困难创造困难呢。您说,学点儿东西容易吗?

接下来的几天,全都是让黄鹰巩固“叫大溜”。这小家伙真争气,一次比一次熟练,一天比一天利落,到最后真是做得相当完美。连旁边有人故意惊吓它,它都可以目不斜视,直扑目标,哥儿几个对此极为放心,以后绝不会出什么差错了。后几天给鹰吃的肉也慢慢加量了,每天夜里也不是成宿成宿地熬着它了,也能让它站在杠上睡几个小时。随着小家伙的日益成熟,训练课程也接近了尾声。现在要让它慢慢恢复体重,为将来的实战——抓兔子,做准备了。

第八天的早晨,在七哥的带领下,大家又来到了楼下的空场上。今天要检验这七天来黄鹰的训练成果,是小家伙一显身手的时候了。虽然通过这几天的训练,大家心里都很踏实,但毕竟这次是要解开它身上所有的纤绳,让它重获自由,驯鹰的成败在此一举。

七哥反复跟我交代,当鹰落在你胳膊上吃肉的同时,必须快速抓住它的脚绊儿,因为到那时能够制约它的只有这一尺多长的脚绊儿了。今天下楼时就没拿那根几十米长的纤绳,七哥让我架着鹰,单手抓住脚绊儿的中部,他则伸手解开了脚绊儿末端连接蛤蟆儿的绳扣,把蛤蟆儿连同五尺子一齐扔给了杰子,自己则戴好套袖,向前走出二三十米背转身站好。黄鹰通过这几天的反复训练,形成条件反射,此时早已心知肚明,两只眼睛死死盯住七哥不放。在七哥走出去的过程中几次跃跃欲试,都被我死死抓住脚绊儿,没能腾空。七哥之前嘱咐过,没有听到叫声就是没有做好准备。手里没肉,鹰靠条件反射作用飞起来,过程中看不到肉,失去诱惑很可能就会有变故,因此这时候绝不能放手。

七哥不慌不忙拿出羊肉搭在左臂上,这才扭头大喊“嗨!”。这一声落,只见黄鹰丝毫没有犹豫,双腿用力,蹬离了我的胳膊,现在,它自由了。虽然腿上还有一尺多长的脚绊儿,但这根本对它没有任何影响。它通过自己长时间的刻苦训练,取得了人的信任。不知是不是因为没有了绳索的原因,它飞得比平时快了,而且看上去更加威武霸气了,同时也增添了几分野性和灵动,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飞到人的身前,探出双爪紧紧抓住七哥的左臂,稳稳地落在上边,叼起羊肉吞下肚去。这条羊肉,可不是平常用水泡得发白的毫无口感的东西了,而是新鲜、红嫩、实实在在的一个奖赏,因为它毕业了。

与尔同销万古愁

驯鹰接下来的工作给我们出了难题,现在哪儿有野兔呢?驯鹰成功与否,必须以抓住兔子为标志,所有的“叫大溜”都算纸上谈兵。因此,一次圆满的狩猎也是对我们这么多天辛苦工作的充分肯定。但是,现在的北京,哪里具备放鹰的条件呀?有人出主意,永定河滩肯定有兔子,那地方地面广阔,人少草多,适合野兔栖息。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第二天一早,杀奔永定河滩。

永定河滩可真是不小的一块开阔地,宽够千米,绵延两侧,一眼望不到边。河水虽然早已干涸,河床暴露在外,但站在岸边纵观河道,仍然可以想象当初有水时声势何等浩大。河床内长满荒草,偶有小块平地被农民开为田地,种些玉米,但一看就知,此田疏于管理,水肥不施,纯粹靠天吃饭。远处有老乡轰赶着羊群来此吃草,的确,这里是个放羊的好地方。

我们将车开下河滩停好,架着鹰追赶上远处放羊的人。首先要向熟悉这个区域的人打听一下是否有兔子,这样心里才有底。羊倌肯定地告诉我们:“有兔子,放羊的时候经常能够碰到。”这就行了,剩下就看我们的了。七哥让我架着鹰,手里抓着脚绊儿,并反复地叮嘱我:“眼睛灵着点儿,千万别走神儿,兔子出来,只要鹰一飞,赶紧松手。但千万要看清是不是兔子,如果是山鸡或其他鸟类,绝不要撒手。因为对鹰来讲,山鸡很容易捕捉。如果鹰习惯于捕捉山鸡了,它就会懒于捕捉矫健肥硕的兔子了。”七哥交代完之后让我们一行五人扇形排列,把我放在中间,缓步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