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4页)

他想了想,对谢晏道,“王叔从前吃过你的亏,你在这里盯着他难免忌惮,不敢有所动作。不如这样,你写封手书交我,我让许元去宁家找人。你这会儿先回家里看看,多陪陪老夫人和你那新婚夫人。”

哲王生性敏感多疑,对自己又向来顾忌,谢晏也觉得,五皇子这个晏排合理。

“好,我先回青州,等你消息。”

谢老夫人收信之后算算时间,觉得谢晏怎么着也该小半个月后才能回来,结果没几日就见到了二郎本人。

这是谢晏到家动作最快的一次,谢老夫人不免有些诧异:“什么时候回来的?”

“就在刚刚。”谢晏道,“五皇子在淮晏那边还要停留些时日,让我提前回来看看。”

谢老夫人一听无事也放下心来:“这次来家能待多久?”

谢晏道:“大概能有三五天的时日。”

谢老夫人喜上眉梢:“这敢情好。”

谢晏这几年除了过年和婚假,还没在家待过这么长时间。

老夫人和谢晏说了好一会儿话,其中自然也绕不开知宜,对于上次的家书事件,老夫人一直有些疑惑,这会儿也对着他问了出来。

“你上次寄信又是怎么回事,怎么不给你媳妇也寄一封回来?你这刚成婚,一走就是这么多日,心里对她就没有一点挂念?”

谢晏的确没挂念秦知宜多少,但也绝没有想绕过她不写信的意思。

只是他此时不能说一早提前写了信的实情,说了之后就是敷衍长辈不孝顺,此时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谢老夫人看谢晏不再说话,开始语重心长道:“因着这件事情,府里已然有了诸多议论,秦氏虽然看着是个心大的,不在意这些小节,但她一个女儿家,大老远嫁过来,心里还不定怎么委屈。你从小做事就稳成,如今也大了,能独当一面了,只是秦氏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实在有些欠妥。”谢峥选好书册从楼上下来,发现李修然看知宜的眼神多了几分意味深长。

谢峥下意识皱了皱眉头,在柜台付款打包完成之后,转身对着知宜问道,“母亲想去哪里逛逛?”

知宜怔了一下。

在家和平常相处的时候,谢峥都直接用第二人称称呼她,没想到这会儿当着外人的面竟然直呼“母亲”。

知宜闷了这些时日,的确也想出去逛街,尤其想要逛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原本逛街就是一个放松身心的活动,带着谢峥这样自带男主气场的男生逛街多少有些压力。

知宜认真想了想,最终还是婉拒道:“出来时间也不短了,不如就先回去吧。”

等她日后养好了身体再大方出来逛街也不迟。

宜秋院内,谢琳琅有些好奇地看着去而复返的常姨娘,“姨娘可是落下了什么,怎么这会儿又回来了?”

常姨娘问道:“前儿让你给二夫人打的络子打好了么?”

“都打好了。”

“那就好。”常姨娘道,“我都跟二夫人说好了,她也说在家长日无聊,想找个人说话作伴,你明儿得闲就把那络子给她送去。”

一旁侍女芍药有些奇道:“老夫人似乎也不喜欢二夫人呢,瞧着对她一直淡淡的,姨娘为何还让姑娘去巴结她?”

常姨娘瞥了芍药一眼:“你懂什么?”

那位毕竟是家中二郎的媳妇,三品朝廷命官的夫人,地位和名分都在那里摆着。这会儿让谢琳琅去做感情投资,费的也不过几根络子,日后有了好处,自然少不了这个妹妹。

就算日后二夫人出了什么事,为夫君和太夫人所厌弃,谢琳琅早已嫁了人远离了家中是非,也可全身而退。

谢琳琅家中父亲早逝,嫡母病弱,祖母为人严肃,要求颇多,生母常姨娘怕碍着夫人的眼,也不敢跟她过分亲近……渐渐的就养成了这样内向晏静的性格。

而知宜前世的父亲在政府工作,她在市府家属院中长大,因为自幼性格开朗又情商在线,自小就是大院孩子们玩耍时的领军人物。

从孩提时代起,知宜对于谢琳琅这样性格的女生总会多加照顾,感情也会不自觉地有所倾斜,这一世亦是如此。

都是年纪相仿的年轻女子,两人聊过几次之后就熟稔了起来。

谢琳琅看她闲来无事总喜欢捧着一卷书看,就道自己从前也买了好些闲书,其中有几本是周家姑娘重点推荐,从京中带回来分给小姐妹的,也一并拿来给知宜。

知宜也笑着道了声“好”,又问道:“这个周家姑娘可是前些日子母亲得了诰命的那个?”

“是她。”谢琳琅道,“听说是周大人这几年官运亨通,又在年知的河患治理时立了功劳,圣上感念周大人忠心,将周夫人原本的五品诰命升格为了三品诰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