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爱往一处凑着说闲话的,大多都爱拜高踩低、搬弄是非。偏偏还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处处高人一等。
这样的人无关出身,往往一些高不成低不就的高门女眷,不愁吃穿,又无需费心家族兴衰,心闲乏味,就只有这些嚼舌根子的事来填补内心空缺。
秦家,从秦母到秦知宜,还有嫁入秦家的媳妇,上上下下一家子女眷都过得舒坦。
家中和睦,父兄偏爱独宠不说,家累千金富裕而慷慨。
不知招了多少人艳羡。
结合原身的记忆和知宜的个人认知,和离书应该和后世的离婚协议书一样,具体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情况介绍,二是资产划分。
知宜并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和离书格式,也不知道自己所写有没有法律效力,所以她第一页基本情况介绍先空着,主要归拢了带过来的那些嫁妆和自己目前所持有的财产。
作为一个勤学上进善用工具书的现代人,知宜也有想法要找一些相关方面的书籍来看。
在这个府上拥有库存图书最多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她名义上的夫婿谢晏,一个是她的便宜儿子谢峥。
谢峥那边大多是科考类书目,这种关于和离方面的刑律书籍,大概率是没有的。
谢晏的书房守得铁桶一般,里面的暗格里还不知有多少朝廷大员的把柄和黑料,别说那边防得严,不许府中女眷随意进出,就算允许知宜进去找资料,她也不会去的。
生怕万一出个什么事,到时候真说不清。
综上,知宜决定,还是等到哪日得空出府时,去找其他门路想想办法。
正当此时,绯月来报,周嬷嬷来了。
知宜记得,原文当中曾经写到,谢晏的母亲是个病弱美人,早先年又跟着谢父去往京中,不在青州,所以周嬷嬷可以说是自小照顾谢晏最多的人,在谢晏这里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周嬷嬷作为全家最通晓谢晏心意,且是唯一一个会无条件支持谢晏决定的人,也是府上待谢峥最好的角色之一。
男主谢峥虽然在家中受过不少薄待和委屈,但因为有周嬷嬷在这里护着,真论起来并没有吃太大的苦头。
周嬷嬷这样一心向着主角的配角,最后自然也有着光明的未来和极好的结局,娘家关系最近的侄儿考中了秀才,儿子也成了皇帝看重的皇商,一时之间风光无两。
文中原身跟这个周嬷嬷没什么交集,至少在作者笔下并没有相关描写,知宜也不知道这个谢晏跟前的红人此时过来找她所为何事,也只能让侍女客客气气的先请进来。
周嬷嬷和文中描述的一样,四十出头的年纪,生的精明干练,走起路来利落稳健,的确像是谢晏能够用得上的人。
知宜感觉周嬷嬷也迅速打量了自己一下,然后有点满意地点了点头。
“老奴给夫人请晏,听说夫人前几日身上不好,便也没有过来打扰,夫人如今身上可大晏了?”
“好一些了。”知宜笑笑,“多谢嬷嬷关心。”
知宜本就不太习惯家中长者站着跟自己说话,周嬷嬷站在那里拿一双眼睛直直的盯着自己,也的确给了她极强的压迫感。
知宜又补充道:“嬷嬷有什么话不妨坐下来说。”
素月适时搬了一个绣墩过来,周嬷嬷坐下来,对知宜道,“老奴不才,蒙二爷不弃,帮着打理私库和家中一些账目,夫人房中若是短了哪季衣衫料子,或是缺了什么家具摆件,尽管跟老奴开口便是。”
知宜记得原文当中的周嬷嬷为人相对公正,铁面无私,但并不是个多热情的人,没成想知次见面这般亲切热忱,不免有些奇怪,但还是先应着道:“多谢嬷嬷记挂,到时有事少不得劳烦嬷嬷。”
周嬷嬷笑着说了声“不敢”,又笑眯眯道:“二爷还拨了一万两银子给您零花,老奴过会儿去钱庄兑好了票子,明儿一早再给您把银子送来。”
谢晏要给她一万两银子?宁寿堂内,一个青衣婢女快步走进来,对着上首身着深棕绣金葫芦双福的褙子的老夫人报道:“二爷来了。”
谢老夫人应道:“让他进来。”第二日知宜起了个大早,刚用过早膳就被两个婢女拉到妆台前打扮梳妆。
她最后选定的是一件杏色如意云纹锦缎裙,两个婢女都觉得有些素,但相比于前几日的日常居家服而言,穿上这样用料华贵又层层叠叠的裙子见人,在知宜看来就已经是盛装打扮了。
依着这个时代的规矩而言,即便今天是知宜的生辰,她也并不能从一开始就享受宴会主角的待遇,还是要在第一时间先去老夫人那里请晏和道谢。
知宜原本是打算先去宁寿堂见一见老夫人,却在临行之时接到老夫人身边侍女春香的通知,水榭那边都布置好了,戏班和女先儿过会儿就到,夫人直接过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