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谢盈走后,秦知宜又把两件饰品端出来看。

她喜欢繁华富丽,又夺目的美丽事物,谢晏送的这两件东西,便是她心之所向的全然写照。

不过,谢晏选择用宝石做个云肩,是太在意秦知宜所说的话了,又不懂搭配的道理,有些过犹不及。

头冠花哨,云肩也花哨,两个精致夺目的饰物相隔这么近,没有留白,让人喘不过气。

且还会有头重脚轻之感。

时间很快就到了冬月,各房都新添了炭火和冬衣。

这日清晨,春雨打开帘子走了进来,将一封书信递给谢老夫人:“大老夫人寄信过来了。”

谢晏的祖父在家中排行第二,如今兄弟两个都已不在人世,谢老夫人上面只余了一个长嫂。

春雨口中的“大老夫人”便是这个长嫂了。

大老夫人如今跟着儿子住在京中,时不时总会给家中来信,表达一些自己的认知和见解。

上次来参加谢晏婚宴时,大老夫人就曾经对她说过,不能让两个孙媳关系处得太好,要让她们彼此忌惮,彼此竞争,都向谢老夫人这边靠拢,想要争取她的支持,才能把她这做太婆婆的地位显现出来。

谢老夫人却觉得,这种情况一般适用于旗鼓相当,且想要取代婆婆掌家地位的儿媳或孙媳。

大老夫人的三个孙媳个顶个的主意大,大老夫人这些年用这样的法子制衡家中各房,维持自己在家中的绝对权威,听着倒也合理。

可她这两个孙媳,说不好听点儿,都属于缺根筋的类型,只是缺的地方不太一样。

所以这些心眼儿用在她们身上……大可不必。哲王生辰这日,王府热闹了一整天,送礼贺寿的宾客络绎不绝。

不过哲王兴致并不算高。

事发突然,家中来了这几年在皇帝跟前相当的脸的五皇子,把他作为寿星的风头全给抢了。

不过抢风头倒也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他明明近来和三皇子走得近,皇帝却突然让五皇子过来祝寿。

而朝中是个人都知道,这三皇子和五皇子最不对盘,陛下有此晏排,到底是想要重新启用他,给他更重要的差事和职位,还是为了敲打他这些日的所作所为呢?

哲王有些摸不清头脑。谢峥吃那碗酸辣粉时没觉得多好,等吃过之后才发现,自己有大半日时间都在回味。

他下了学刚回府就被石砚告知,他那个表叔陈家大公子陈珲来了,请他过去宁寿堂一见。

宁寿堂东侧的花架之下,陈大夫人的婢女翠珠和宁寿堂的赵嬷嬷正在聊天。

翠珠显然对这位刚进门的年轻夫人很是好奇,对着赵嬷嬷问东问西。

“听说你们二夫人还在病着,寻常请晏都不来宁寿堂这边。”

“老夫人都免了请晏。”赵嬷嬷道,“她自然也乐得清闲。”

翠珠“哦”了一声,继而问道:“那你们府上还是大夫人帮着老夫人理家?”

“这个自然。”赵嬷嬷道,“二夫人身子骨不中用不说,再说就她这出身……老夫人用着,也是不放心的。”

“那日喜堂上兵荒马乱的,我们夫人连新娘子的脸都没看到。”翠珠道,“不过听说是个贤惠的,待家中养子很是不错,就连早膳都是陪着一起用的。”

“爷们儿不在身边有什么办法?”赵嬷嬷不以为然道,“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二爷前儿来信也给了老夫人和大公子,偏偏落下了她一个。”

“是啊。”翠珠道,“之前只听闻二夫人不受待见,二爷刚成婚就回了京城,丢了她一个人在青州,如今看来确是真的。”

即将进到宁寿堂的谢峥脚步一滞。

陈大夫人来的那天,他到得晚,并不知道父亲没给母亲写信的事情。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两人在府上境遇原本有些相近,心境也有些相当,被父亲来信这件事一冲,反而显出了他的不同。

谢峥知道陈大夫人身的婢女翠珠一向是个大嘴巴,又跟曾祖母和大伯母身边的好些仆妇交好,这些说辞大概很快就会传遍整个府上。

谢峥的担心是对的。

果然,没过多久,府里就开始有了传言。

谢晏十分不待见这个新婚妻子。

哲王府前院西南角别具一格的雅致院落内,五皇子连着灌了两大盏醒酒茶,大着舌头跟谢晏分析道:“我这个王叔也谨慎,即便今日是他的寿辰,在宴席上也是谨小慎宜,连酒水都不肯多饮,当真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谢晏最了解五皇子的性格,知道他这次出门倘若拿不到什么对自己有利的实证,定不肯善罢甘休。

“要不我去找宁家老太爷问问,可有其他线索?”

五皇子也知道谢家和淮晏的宁家祖上有一些交情,而宁家久居淮晏,也一定知晓哲王的不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