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从方妈妈的描述中,秦知宜囫囵地窥见了一番她夫君从幼年到成年的日常。

听起来,甚是无趣。

在此之前,秦知宜见过最无趣的同龄人,是好友姜姒的长兄。

那也是个古板认真的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

但姜家哥哥都还有打发时间的爱好,养鹰养犬,斗鸡。秦知宜凑热闹还去瞧过,全是京城有名有姓的贵公子。

她为读者提供免费场地和书籍,文具却是按照市场价收费,并言明写字好的顾客可以拿完本的抄书抵扣书金,也算多了两笔新的进项。

文汇斋推出的一系列新的改革,在整个青州学子圈里都得了很好的评价。

同班同学宋文跟李维说起,也不知道你家书肆被谁买了,主家懂得为广大莘莘学子着想,很有越办越好的趋势。

谢峥淡然一笑,深藏功与名。

这年头卖书主要是成本贵,纸和墨都不便宜,还有版权费要支出,其实盈利并不算多,从李修文提供的账册来看,从前李家经营之时,每月大概可以赚一百两左右的银子。

知宜小小的折腾了一下,第一个月就赚了一百六十两,也算是个好兆头。

再过个三五年,她就能把欠谢晏的钱款悉数补齐,就算他按照原文剧情发展,执意要跟她和离,她也不用担心什么。

这日知宜巡店出门之时,正好遇上了过来书肆购书的李维。

知宜笑眯眯地跟他打了个招呼:“你们今天是提前放学了吗?”

怎么这个时辰就出来逛了。

“夫子今天家中有事,放假半日。”李维道,“铺子的事情您跟小叔都已经办好了吗?”

“已经都交接好了。”第二日一早,周夫人苏遥来到府上造访,先去见过老夫人后,又来知宜房中说话。

“谢大人可有说什么时候要走?”

“左不过这两日了。”知宜道,“昨儿还看嬷嬷在收拾东西呢。”

虽然这几日谢晏没有再来正院,但知宜一想到自己和他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就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压力,失眠次数也直线上升。

她前世看小说时,经常看到男主是晏眠药精转世,女主只要靠着他就睡得好。

这么说来,谢晏可能是薄荷精油转世,天生来防止她睡太多的。

想到谢晏马上要走了,她的好日子就要来了,知宜忍不住弯起了嘴角。

“那正好。”苏遥开心道,“我们三郎明天要走,今儿下午咱们一起去庄子里泡温泉可好?”

跟谢晏一起泡温泉?虽然王姒说得有些隐晦,但知宜听懂了她的暗指。

老夫人虽然用王姒帮着管家,但是也一直信任有限,比如宁寿堂小库房的钥匙从来没给她,也从没带她去过,这会儿却带陈大夫人去挑了料子和首饰。

甚至王姒可能觉得老夫人这是嫌她,对自己未来的侄孙媳妇不上心,所以才会找了陈大夫人亲子去挑。

这对王姒这个管家之人而言无疑是职场和人格的双重打击。

知宜也只能打圆场道:“毕竟陈大夫人是老夫人的娘家人,平日里又不常见……”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王姒打断:“是啊,到底是娘家人,信得过她。我们不过都是外人罢了,听说陈大夫人后日就要走了,也不知又要带多少东西回去……”

说到这里,王姒想起,自己努力守住这些家财,日后可能会分给谢峥,也可能会分给自己膝下的孩子谢思锐。

锐哥儿不定能分多少,但到底是自己的亲骨肉。

但知宜膝下只有一个养子,谢晏连寄封家书都不给她,显然是介意那三万两银子的事情,日后没准连个一儿半女都没有。

这么一想,王姒心里反而有些平衡了。

等两人返回坐席时,谢老夫人已经坐得有些累了,先回了宁寿堂,留下其他几位夫人看戏聊天。

吴夫人对着陈大夫人笑道:“你家大郎生得好,还勤学奋进,争气得紧,你又是这样和善的婆婆,谁嫁过来都是天大的福气。”

陈大夫人笑笑:“在徐州时候就总听他们这么说,没想到这会儿来青州又是。我什么也不求,不论是什么人家,模样性情如何,只要能晏晏稳稳在家相夫教子,侍奉公婆,对珲儿好就是了。”

知宜听着陈大夫人这话觉得很不对劲。

如果是平常听着有人想要这样的儿媳,知宜只会觉得,这人不谦虚,好显摆,优越感满满,但到底大环境如此,也说不得什么。

但如今知道跟陈珲谈亲事的人是谢琳琅,且两家基本都已经过了明路,就差定亲过礼了,这话根本不是在讨论如今看不见摸不着的未来媳妇,而是明明白白的在点谢琳琅。

作为一个做好了心理准备要离开谢家的人,知宜大大方方地为谢琳琅鸣不平道:“陈夫人说得是,有家世的女孩儿难免心气儿高,不能晏稳在家相夫教子,做婆婆的不好驾驭,想找个家世平平的也无妨。这年头能及得上我们二妹这般有家世,有模样又有性情的当真不多见,想来定能找个极好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