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自从娶了秦知宜后,谢晏在家中不再清净无趣了,笑容也越来越多。
前几日,他笑时还是浅浅淡淡的,只浮于唇边。
此时因闹了可笑的误会,眉眼也蕴着笑意。
甚至迟迟消散不去,时不时想起方才,还会笑得胸膛轻微发颤。
也是因为他怀里的人,这一副羞意怯怯,低着头不好意思的模样,太惹人心软了。
知宜也是接手文汇斋后才发现,其实这种地方书局盈利不算太大,相比珍宝店和饭馆而言相对稳定但现金流小,营业额要小康以上的家庭才能贡献。
有情怀的读书人开书店都会有想开放免费抄书的念头,李修然也不例外,但这从前毕竟是母亲名下的私产,掌管账房的陪房认为这样不利于书肆经营,坚决反对这一想法,李修然只能作罢。
如今他拿自己私房钱买了两成份额,这家书肆和母亲以及那个管账的陪房再没了关联,便建议知宜可以开放免费抄书。
知宜忍不住打趣他:“你也知道不盈利,从前不干,这会儿让我来弄。”自打谢晏回来之后,知宜的精神压力就一直很大,向来习惯餐后午睡的她,今天竟然也意外的失眠了。
没过多久,周嬷嬷又送了两千两银票过来,说是谢晏的意思。
知宜就惶恐了起来:“他可有说为什么送银子过来?”
周嬷嬷想了想,道:“大概是感念您的辛苦。”
依着她的理解,谢晏应该是知道了生辰宴的事情,觉得她一个人在府中也不容易,过得辛苦,所以补贴一些银钱。
这话落在知宜耳中又是另一个意思。
原文当中多次提到,谢晏对于谢峥这个养子十分重视,那他所指的“辛苦”,大概就是说她最近照顾孩子辛苦了。
明明昨天还对她黑着脸,这会儿就让人送钱。
这算什么?赏罚分明?
但不管怎么说,人家给了好处就该谢一下。
知宜去到前院,看到谢晏正带着谢峥出来,穿得也很正式,不知道要去拜访什么人。
知宜对自己的定义也很明确,谢峥的临时饭搭,看在他和自己小侄儿很像又送了自己喜欢的礼物的份儿上,生活起居有困难偶尔帮上一把,但有关科考和仕途的事情绝能不插手。
这毕竟是主线任务,她一个反派配角是不配做的,万一行差踏错,把谢峥往状元的路上推远了,谢晏还不定怎么找她麻烦。
所以即便心中有些好奇,知宜对于这些事情也绝不多问,而是中规中矩道谢:“我收到周嬷嬷送来的银票了,还有之前的那次……一并跟你道谢。”
“嗯。”
知宜已经习惯了谢晏的冷待,这会儿见他如此反应倒也没什么失望:“你们是要出门?”
“嗯。”老夫人对陈大夫人的那点不满只是日常生活的小插曲,两人感情很快恢复如知。
陈大夫人和陈珲离开之时,老夫人备了厚礼给他们带回去。
知宜本来觉得陈家的事跟她没多大关系,但是周嬷嬷却提点到,一般每次陈家人回去的时候,老夫人总会消沉几日,让知宜即便不是每天卡点请晏,也要得空过去宁寿堂坐坐。
知宜应了声“好”,第二天一早就早起过去坐了坐。
结果老夫人不见半分颓废,而是红光满面。
一旁的王姒也觉得奇怪,便对谢老夫人问道:“咱们府上可是要有什么喜事?”
谢老夫人笑道:“昨儿刚接到二郎的信,说是要去淮晏办差,等事情结束后就回来看看,算算时日,不到月底就能回来了。”
“这真是喜事。”王姒笑着看向知宜,“弟妹想来也许久不见二弟了。”
被点到名的知宜有点笑不出来。
说好的一年半载不回来的呢,怎么离家才两个月就要回来了?
想到这尊大神要回来,马上就要结束独占一个院落的日子,知宜心中骤然有些悲伤,面上却还强撑着道:“这真是太好了。”
“那我不打扰了。”
跟这人说话太累了,他长得又高,知宜昂着头说话脖子都酸,说完之后撒腿就跑。
谢峥看着离去的知宜,嘴角忍不住抽了一下。
他方才同父亲说,明年有意去考场一试,父亲今日正好得闲,便要带他去拜访一下秦夫子。
去秦夫子家途径城中几家较为知名的酒楼,他们方才还在商量,等回家之时打包几份菜肴回来。
谢峥原想问一下知宜想吃什么,结果她说完话后就那么匆匆离开,说是健步如飞也不为过。
昨天祖母还说,她身体没恢复好,不能过多劳累,现下看来,大概好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几日谢晏一直很忙,要么为了谢峥的科考做一些准备拜访几位夫子和大儒,要么就是为了五皇子的夺嫡大业四处奔走,基本白天都在外面,晚上回来很晚,也顺理成章歇在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