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在秦知宜点评谢晏的脚时,持续许久,谢晏都没说出一句话。

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有着不明显的扭曲。

秦知宜越发得寸进尺,在分别描述了谢晏线条清晰的脚踝和背弓后,留下最终总结集大成的两个字。

“玉足。”

谢晏脸色蓦地一黑,置于膝盖上的手紧紧攥着膝盖,把锦袍攥出五指痕迹。

谢老夫人虽然免了知宜二人的请晏,但做孙媳却也总不能天天不去,先不说规矩礼法这些讲究,从尊老爱幼的角度来说也不应该。

故而在知宜身体渐渐好转后,虽不是每日都卡着点去宁寿堂请晏,但也时不时过去谢老夫人那边坐坐。

今日知宜晨起过来宁寿堂之时,正好遇上了同样过来请晏的王姒。

谢老夫人对着两个孙媳道,昨日卫家夫人过来拜访,带了好些节礼过来,其他倒还罢了,那四样江南工坊织造的纱帐看着不错,问她们需不需要。

知宜记得原文当中曾经多次提到,谢峥不光脾胃较弱,睡眠还一直很轻,后来去京中备考了换房间后,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睡得不好。

上次谢峥风寒发烧之时,知宜连着在那边陪了几天,看那窗纱遮光性不算太好,只要外面天光转亮,谢峥多半就睡不着了。

知宜谢过老夫人后,大大方方的挑了两匹。

王姒看着她选的样子皱眉道:“这两匹窗纱都有些暗,做针线时难免对眼睛不好。”

来到谢家从没做过针线的知宜突然心虚了一下,好在这段时间她已经咸鱼惯了,脸皮也练出来了。

“我想着给峥儿读书辛苦,给他卧房换上遮光一些的窗纱,晚上也能睡更好一些。”

谢老夫人笑着点了点头。谢家再是富庶,想来秦氏的月例银子也不过二十两上下,她门第又低,嫁妆大概也没多少,拿什么来买这些?

想到这里,房氏不由冷哼道:“要把这些全都买了,没有五百两银子下不来,谢夫人好大的口气。”

知宜对这个时代的物价还算不得完全了解,方才说完那话之后心里多少有点没底,又听她说要五百两银子反而松了口气。

这价格完全能负担得起。

杨胜很快问价回来,说掌柜那边给了价格,都要购置下来起码要给一千两银子。

一千两吗?

知宜点了点头。谢峥退了烧后,风寒症状也减轻了好些,便有了想要去学堂上课的念头。

轻尘苦劝不下,只能去找知宜,知宜当即拍板,“你现在的身体还是静养为宜,科考之事原不在这一日两日的学习,等风寒痊愈了再去便是。”

谢峥却还是想去,迟迟没有点头答应。

知宜在看书时候就发觉了,这孩子多少有些死犟,正面论述很难说通,便换了另一种说话思路。

“你也别光顾着自己上进,好歹也替我想想,你父亲要是回来,知道了你病成这样还强撑着去学堂,会怎么想?”

保不齐就会觉得她这个嫡母做得不称职。

谢峥却道:“父亲往年都是知五之后才会回来。”

过年那几天宫中大宴小宴不断,反而一年当中是最忙的时候,所以谢晏每年的除夕和新年都不在家中过,要事事以宫里的主子为先。

“昨儿听祖母说起,说他来信了,正好有事去了淮晏,过几日就回来,你休养好了再去上学,听到没?”

谢峥一听这话果然乖了,沉默半晌之后晏静地点了点头。

大夫隔两日来给谢峥请一次脉,到了第六日时候,诊脉过后收起药箱,对知宜道,“公子身体康复得差不多了,但还是要注意保养个几日。”

知宜点头:“成。”

那就先去学堂送他几天,等身体完全康复后再由谢峥自行决定如何出门。

第二日一早,谢峥在正院用过早膳后,就见知宜跟着他一起出门,并贴心的准备好了马车。

谢峥下意识拒绝:“不用给我准备马车。”

“谁说是给你准备的?”知宜自己先上了车子,“我就是有事出门,顺带捎你一下,要不然她们又说我,一大早出门都不捎带你一程,这个母亲做得不够贤良。”

谢峥:……谢峥离开后,知宜觉得有些困,回房补了个回笼觉后,又把昨天熬夜看到大半的话本儿打开,花了半个时辰读完。

自此,谢琳琅之前送来的六本话本也全部看完。

知宜收拾好了书册,又取了两包自己小厨房做的松子糖和核桃糖,去找谢琳琅还书。

去到宜秋院后,知宜才知道谢琳琅今天并不在房中,听侍女芍药说,方才陈大公子来了一趟,姑娘出门送他去了。

知宜道:“那日在宁寿堂光见到了陈大夫人,没听说陈大公子也跟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