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定远侯。

崔云昭安慰了几句霍檀,霍檀便慢慢冷静下来。

他同崔云昭一起坐下, 两人安静喝了两杯茶, 才抚平了心中的跌宕。

“这几日治丧,娘子定是辛苦, 熬过去这几日, 恐怕也不得闲。”

崔云昭看向霍檀:“怎么?”

霍檀垂下眼眸,声音低沉:“边关告捷,是我同封大将军一起打下来的局面,朝廷不会只褒奖封铎,对我没有任何封赏。”

“封铎在武平坐镇多年,朝廷不会轻易动他,只能不断封赏,才能让他稳坐边关,保家卫国。”

崔云昭深吸口气:“对你就可以有其他方式。”

霍檀凝眉,叹了口气:“对。”

这几年来,他跟崔云昭读了许多书,以史为鉴,思路广阔,眼界深远。

他已经猜到朝廷会如何褒奖他了。

给不了藩镇,做不了节度使,却可以荣耀加身,权柄在手。

夫妻两个对视一眼,崔云昭倏然笑了:“看来,我们又要搬家了。”

霍檀握住崔云昭的手,道:“有劳娘子了。”

崔云昭摇了摇头,她想到之前的那个梦境,此刻冷静下来之后,她有了更多想法。

她偏过头,看了一眼屋外的天光。

明明是阳光明媚的晴日,崔云昭还是觉得有些寒冷。

“夫君,你有没有想过,为何是你呢?”

霍檀愣了一下,然后才道:“我想过的。”

厉戎的战争发动时间非常巧妙,在夺下燕州,又连续同封铎征战几月后,厉戎已经占了上风。

当时边关告急,中原腹地危如累卵。

朝廷内外,若是选择一员大将,其他节度使都要守卫藩镇,不能有所行动,最可能被派往边关的就是吕继明。

吕继明既不是节度使,伏鹿又有拓跋氏守卫,吕继明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吕继明却刚好被人刺杀了。

他身受重伤,苟活于世都难,更何况是上战场了。

吕继明既然不能去,剩下便只有冯朗。

冯朗离开,留霍檀跟拓跋弘两个年轻将领守卫伏鹿,一旦武平被攻破,伏鹿可能也危在旦夕。

当时是冯朗力荐霍檀出征。

冯朗甚至去了一趟岐阳,直接面见郭子谦,两人秘议两个时辰后,郭子谦直接同皇帝陛下写了密折。

后来的事情,就如同现在看到的这般。

霍檀这样一名年轻的将军,最终完成了他的使命,甚至不仅把博术斤打回北漠王庭,隔绝在燕阳关外,甚至重新夺回了燕州。

这给了厉戎重大的打击,也给了大周绝对的信心。

此时的大周空前团结,朝野上下都对霍檀多有褒奖,最重要的是,连续的胜战让百姓心里踏实。

当时为了让霍檀好好打仗,朝廷封其为绕曲观察使。

但绕曲不过是个小州府,比博陵还要小,根本不能设立藩镇,它距离武平太近,也没必要设立藩镇。

故而霍檀这个观察使其实是虚职。

他没有自己的藩镇。

回到伏鹿,他跟冯郎平级,伏鹿由谁来权知,就有有了新的问题。

最好办法就是让霍檀这个大周的英雄加官进爵,荣耀傍身。

夫妻两个想法空前一致。

霍檀看向崔云昭,眸色沉沉:“娘子的意思是,吕继明的死没有那么简单?”

崔云昭倏然笑了。

经过了那场梦境,她终于明白了前世的所有事情。

什么花娘娘,花郎君,都是搅乱中原平和的表象,内里隐藏的,是厉戎澎湃的野心。

恩怨情仇,邪祟霍乱,最终的目的都是侵略。

为了这沃野千里的中原。

所图甚大,即便用了数年筹谋,耗费了无数人力,也是值得的。

一旦能成,那未来便都荣华富贵。

是厉戎问鼎天下的荣耀。

这所有的筹谋之下,里面的所有人都成了被摆布的棋子,每个人的野心都被催发,以至于最终全面崩盘。

前世临死时,霍檀已经明白这些。

可为时已晚。

他若还活着,或许还有翻盘的可能,但他已经是强弩之末,同她一样,死在了那个大雪纷飞的寒冷寂夜里。

国朝无救,厉戎得逞。

前世,霍檀就是变数,今生他依旧是变数。

厉戎自己都没想到,霍檀是这样的天纵奇才,在战场上犹如神助,他不怕死,不怕伤,奋勇向前,势不可挡。

厉戎只得节节败退,退出燕阳关,偃旗息鼓。

而霍檀会藉着这一波东风,水涨船高,一跃龙门便做龙。

霍檀见崔云昭这样笑了,自己也跟着笑了。

他站起身,来到窗边负手而立。

丝丝缕缕的阳光落在他脸上,点亮了他干净坚定的眉眼。

霍檀已经成年,同刚成婚时相比,他身上已经没有了少年稚气。

可此刻,他的气质依旧干净而纯粹。

因为他从来都是内心坚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