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看到苍山青翠,稻谷金……

陛下召见,是极大的恩宠,必要入宫拜谢。

林绣姑和崔云昭率领家中众人领旨谢恩,邢妈妈就上了前来对内侍道谢。

那内侍颠了颠手里的重量,脸上笑容更胜:“老夫人,侯夫人,倒是不用太过拘谨,说是赏春宴,其实不过是家宴罢了。”

家宴这个说法,算是抬举定远侯府。

崔云昭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如今皇帝正在病中,要见他们的究竟是谁还未可知,且又在战时,宫中不便大肆欢庆,说是赏春宴,怕也只招了他们一家人,只是换个好听的说法。

按理说霍檀封爵入京,本应该去宫中叩见陛下,但他们刚一到侯府,宫中便有旨意,让霍檀先忙正事要紧。

这入宫叩谢圣恩的事情便一直拖着,拖到了今日。

三日后的赏春宴,就算是给定远侯府一个面圣谢恩的机会。

崔云昭便谢过内侍,让邢妈妈等人送他离开,然后便开始准备入宫事宜。

在长汀大营的霍檀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他提前一日回家,先沐浴更衣,然后便站在卧房里被崔云昭摆弄。

京中各公侯府上的公服发冠,皆要自己出钱制作,但朝廷给了指定的绣坊,只要下了单子就能提前预备好合规的公服。

在朝廷晋封霍檀之后,崔云昭已经让人在锦绣绣坊下了单子,家中各人所有公服按一年四季准备两身,以备不时之需。

等他们搬来汴京之后,公服正好做好,家中其他人的已经拿回来改好尺寸,只剩霍檀的没有改。

崔云昭等他穿好朱红圆领大袖衫,不由啧了一声。

“夫君穿这颜色真好看,可真是威风堂堂,玉树临风。”

霍檀生得好,又猿背蜂腰,穿大袖衫自然是飘逸出尘,那朱红色又很鲜活,难得把他衬托的唇红齿白,一副斯文俊秀模样。

若说他是文臣也使得。

崔云昭一面在他腰上下针,定好修改的位置,一边说:“你整日里风吹日晒,怎么就晒不黑呢?”

霍檀就笑着捏了一下崔云昭的细腰。

“这样不更好,省得娘子嫌弃我皮糙肉厚。”

夫妻两个说笑了一会儿,衣裳就改好了,崔云昭让他换下来,送去让绣娘赶紧改样,然后才道:“蓝嬷嬷同我说了说宫里事。”

霍檀点头,一边吃茶一边听。

“蓝嬷嬷是年老出宫荣养的,她也不过才出宫两三年光景,早年在宫中伺候过太子殿下。”

霍檀微微挑了一下眉,倒是没想到崔云昭竟是请了个能人回来。

崔云昭笑了,声音很轻柔:“蓝嬷嬷说,先皇后故去得早,陛下对太子殿下多有疼爱,后来南征北战,正事繁忙,对太子殿下就少有教导,教导太子殿下的是先太后。”

“老人家宠孙子,自然是要什么给什么,等陛下荣登大宝,再去分神考教太子殿下时,发现他性子已经定了。”

崔云昭声音更轻了:“蓝嬷嬷说这位太子殿下性格乖张冲动,一个不留神就容易激怒他,另外太子殿下不喜读书,专爱招猫逗狗,如今宫里还专为他设了百兽园。”

这些事霍檀也有所耳闻,不过没有蓝嬷嬷说的这么详细。

崔云昭道:“蓝嬷嬷的意思是,这位太子殿下一定要顺着,却又不能太顺着,要拿捏一个度,不能让他觉得敷衍,也不能让他感受到无趣,很是不好伺候。”

说到这里,崔云昭叹了口气:“后日我们可得谨慎一些。”

霍檀点点头,神情难得有些郑重。

“若是如此……”

“且再看看吧。”

崔云昭只得安慰他。

从陛下重病至今也不过才一个多月,因为是年节时候,朝廷也休了早朝,倒是一直没有出什么乱子。

但身处汴京,又住在繁花似锦的梧桐巷,崔云昭大概能感觉出汴京的暗流涌动。

“就是不知明日能不能见到陛下。”

霍檀摸索着手腕上的袖里箭,思忖片刻开口:“不好说。”

陛下究竟病得如何,能否起床,还是只是寻常的病症,谁人都不知。

如今满朝文武,只有殿前都点检于未平和太子殿下见过陛下。

除此之外,颇有恩宠的贵妃、贤妃等都未能见到陛下,朝中的同平章事及左右尚书仆射等机要文臣,也都未曾见到皇帝陛下。

往来政令圣旨,皆由太子下达。

这不是个好现象。

夫妻两个又说了会儿话,才一起歇下。

第四日,天光熹微时,定远侯府就忙碌起来。

等一家人穿戴好公服发冠,把自己打扮得得体又隆重,才一起上了马车。

霍檀今日没有骑马,也没有配刀。

他穿着一等定远侯的官服,看起来文质彬彬,朗月清风。

崔云昭的公服同为大袖衫,但衣裳花纹精致,另有珠花冠和璎珞相配,两人站在一起真是金童玉女,好一对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