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3/5页)

似乎这些事都无所谓。

林绣姑问:“你们以为呢?”

霍成樟张了张嘴,没有说出话来,倒是霍成朴干脆利落:“我也都听父亲和阿娘的。”

真是个好孩子。

懂事,体贴,又有决断。

从那一日翻天覆地变化之后,他每一日都有长进,到了今日,已经让霍檀刮目相看了。

霍檀忍不住伸出手,拍了一下弟弟细瘦的肩膀。

他还这么小,却能迅速对未来做出判断。

很难得,也很不容易。

尤其是看到霍檀如今的成就,他还能保持理智,不去想着沾长兄的光,更为难得。

霍成樟看霍成朴这么痛快就答应了,有些难以置信,他瞪大眼睛,似乎也有些钻牛角尖,只问他:“阿朴,你怎么也要把阿兄往外推。”

霍成樟想的是另一件事。

他红着脸,梗着脖子,看向母亲和兄长。

“阿娘,虽然父亲所言甚是,可我们也不能同兄长分家,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这孩子显然钻了牛角尖。

崔云昭忽然发现,虽然平时霍成樟看起来比霍成朴机灵许多,说话办事也利落,但他没有霍成朴那么通透。

说好听是机灵,说不好听是活泼过头,有些冲动。

所以他更适合当武将,而霍成朴则更适合做文人。

相比于兄长,霍成朴更内秀一些。

今日的事,他一听就明白了。

霍成樟还在那钻牛角尖。

林绣姑看了看两个小儿子,叹了口气。

她正要说话,就看到老太太一把搂过霍成樟,哭喊着道:“还是十一郎最贴心,知道孝顺我这个祖母,十一郎,咱们不跟他们过了,祖母带着你另过去。”

这就是完全的不讲理了。

林绣姑蹙起眉头。

她一贯好脾气,今天也被老太太闹得动了火气,最后那点耐心都要消失殆尽了。

“母亲,你这是不想要夫君瞑目吗?”

这句话太重了,以至于老太太的哭嚎卡在喉咙里,半天没有回过神。

林绣姑看了在场众人一眼,最后目光落在了霍成樟身上。

不得不说,这一刻林绣姑是有些失望的。

霍成樟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失望,他往祖母身边瑟缩了一下,闭上眼睛不敢再去看。

林绣姑没有再去看他们。

她直接站起身,一言不发回了里屋,然后就取了一个信封出来。

那信封看起来并不厚,很薄,而且封口没有蜡印,从一开始就没有封口。

林绣姑从里面取出一张纸笺,打开递给了顾老太太。

那片刻间,崔云昭扫到了上面的几个字,没有仔细看,却能看出写字之人并不擅书法。

老太太慢慢松开了搂着霍成樟的手。

她一语不发接过信纸,忽然红了眼眶。

她是不识字的,却不代表她不认识儿子的字迹。

霍展少时进入武学,学过几日文课,只是他后来一直混迹军中,对文课并不精通,也不用心,故而一笔字写得歪歪扭扭,只能勉强看懂写得是什么。

顾老太太没少看霍展的字,因而一眼就认出来了。

霍展过世已经四年了,对于老太太来说,这可能是个不小的打击。

她捏着那张纸笺的手都微微颤抖起来,甚至还轻轻摸了一下上面的字迹,似乎那样就能重新回忆起霍展的音容笑貌。

林绣姑叹了口气:“这是夫君临行之前,写的最后一封遗书。”

遗书两个字说出口,林绣姑也红了眼眶。

崔云昭抿了抿嘴唇,不知道为何,心里也跟着很是沉重。

但林绣姑今日有事要办,没有让自己沉静在痛苦里太久,她很快就抹了一把脸,然后道:“我方才说的话,都在这张纸上,母亲若是不信,可以让十一郎或者枝娘看看。”

霍新枝看了一眼已经懵了的霍成樟,自己接过了纸笺,慢慢看起来。

她捏着纸的手小心翼翼,生怕弄坏了父亲的遗物。

霍新枝很快就看完了,然后对顾老太太道:“祖母,这确实是父亲的意思。”

她一开口,顾老太太的脸色就变了。

方才她还满眼怀念,还有一丝伤痛,现在,在她眼眸中忽然闪出一次冰冷来。

那冰冷稍纵即逝,在场没有人任何人能看到。

顾老太太轻轻拍了一下腿:“好,你们真好。”

她坐直身体,这一次倒是没有又哭又叫,也没把以前那些话翻来覆去说,她只是定定看向林绣姑。

“林绣姑,我只问你,你是要选大儿子,还是要选小儿子?”

这话问得很奇怪,但老太太的态度却非常郑重。

似乎大儿子和小儿子必须要选出一个,逼着林绣姑做出表态。

可他们是一家人。

霍展虽然留下那样一封遗书,却是为了家里人好,并没有要分家的意思,毕竟,霍家和霍展,也是霍檀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