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好好一场接风宴, 就让老太太搅合了。

崔云昭也是奇了,这老太太放着好日子不过,一日不闹一回都难受, 这几日家里因着完颜氏的事,一直平平顺顺, 她怕是早就坐不住了。

今日就等在这里了。

她一哭,顾迎红也跟着哭,还劝他:“姑婆, 姑婆, 舅母不是那个意思,您年岁大了, 仔细哭坏了身子。”

崔云昭坐在那没动, 她余光瞥见, 老太太一直用一袖子擦脸, 可脸上哪里有泪?

让她哭, 可得伤筋动骨才行。

崔云昭倒是不觉老太太的正事能有多大, 故而也不着急, 只坐在那低眉顺眼听着。

林绣姑早就厌烦了老太太这般作态。

家里这么些事,若是没有老太太从中搅合, 也不会变成今日这般。

她一直顺着她, 忍着她, 原来是为了夫君,现在是为了儿女。

林绣姑自然不会去哄她,她只是挺直腰背, 直截了当开口:“母亲, 你还不明白吗?若非你的固执和自私, 也不会害了枝娘和十二郎, 当年你为何坚持要选完颜氏为亲家,不就是因为完颜大郎的父亲给了你好处?”

“母亲,有些事只要做过了,就不会被人遗忘。”

顾老太太的脸更红了,崔云昭余光看到,她连那双吊眼都红了。

显见这一次林绣姑在孙儿们面前数落她,让她气急败坏,也让她下不来台。

“林绣姑,你,你这是要反了天啊!”

“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儿子不在了,儿媳就可劲欺负人,我是不活了,活不下去了。”

老太太哭天抢地。

这把顾迎红闹得白了脸,她一直拍着老太太的后背,小声说:“姑婆,您别哭了,别哭了。”

一边说着,小姑娘梨花带雨的,看向了林绣姑:“舅母,您怎么能这么说姑婆,因为堂姐的事,姑婆私下里哭了多少回,她可是心疼堂姐的。”

这几天,林绣姑想了许多事。

那一日因为崔云昭聪慧沉稳,机智果断解决了完颜氏的事,让林绣姑深刻明白,这个家里需要有一个明白人当家做主。

夫君还活着的时候,老太太即便作妖,总要听儿子的,可现在,换成老太太不喜欢的霍檀当家做主,她仗着祖母的身份,可着劲憋坏。

这样是不行的。

一家子老老小小,不能这么乱下去。

下面三个小的还未长大,若是也被老太太这般胡搅蛮缠,那以后如何做婚事?

况且,霍檀绝非池中物。

他是林绣姑养大的,林绣姑最清楚儿子的品行,她知道儿子绝不甘心只做个小小的军使,他比他父亲更聪明,也更勇敢。

他可以走的更高。

到了那时候,她不能让家里成了他的拖累。

当时迎娶崔云昭的时候,林绣姑是很忐忑的,经过这半个月看来,这门亲结对了。

崔氏女果然不同凡响。

有她陪在儿子身边,跟着他携手共度,林绣姑是放心的。

正因此,林绣姑才想要彻底把话都说开。

顾迎红在那里委委屈屈,话里话外都是林绣姑对上不敬,林绣姑却看都不看她,目光依旧落在做戏的顾老太太身上。

一起相处二十几年,顾老太太是真哭还是假意,她一眼就能看出来。

林绣姑道:“母亲,你若是再闹下去,当年的事咱们就一件件都说清楚。”

崔云昭微微挑了一下眉。

今日也是凑巧,恰逢霍檀回家,所以两个人便说了说当年的事。

不过霍檀毕竟是晚辈,不好说得太过分,故而当年为何选了完颜氏,霍檀没怎么着重描述。

现在听林绣姑的意思,当年顾老太太会选择的完颜氏,最大的可能是完颜大郎的父亲给了霍老太太好处。

所以霍老太太确实偏心霍新枝,但跟霍新枝一比,她更偏心她自己。

只要银钱捏在自己手里,好处都被她拿了,她就心满意足,不去管这件事中间是否会有差池,也不去想让孙女远嫁外城是否不妥。

崔云昭心中叹气,看来因为霍新枝的婚事,林绣姑心里也怨恨老太太。

老太太被林绣姑这样看着,不由有些瑟缩,一时间也忘了哭。

她以为自己做的那些事没有任何人知道。

林绣姑是如何知道的?

顾老太太这样想着,手上就不由有些用力,捏的顾迎红手腕生疼。

顾迎红却不敢开口。

林绣姑见老太太不哭了,态度这才缓和:“母亲,既然您能听我说话,今日一家人又都在,那便把事情一次说清楚。”

顾老太太噎了一下,但她现在有点心虚,就不该敢再闹下去,只能躲闪着霍新枝的目光沉默了。

林绣姑是个雷厉风行的人。

她看了看在座的儿女们,直接开口:“你们都不小了,就连十二郎也算是懂事了,今日阿娘的所说,你们应该都能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