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齐国的兴衰(第15/16页)

没多久,也就是公元前652年,周惠王死去。这哥们儿原来想传位给另一个儿子,可因为太子姬郑在齐国强大的支持下,他的这个行动就一直只停留在想法里,一直到死,也实现不了。齐桓公怕姬郑顶不住,立马又召开了个诸侯大会,共同大声宣布拥护姬郑当周王,彻底堵死了惠后的野心之路。

牛人的最后时光

齐桓公和管仲都已经老了,头发都白了一大半,牙齿也落得差不多光了,每天只能用满是漏风的嘴向诸侯们发出最高指示了。管仲就对齐桓公说:“老大,咱们的年纪也不小了,这些年老去干涉人家的内政,干涉得也有点累了。现在也该关心一下咱国的内政。好好想想,让哪位公子当接班人。要是现在不定下来,哪天,咱两个一起死翘翘了,国内可就乱得不成样子了。”

齐桓公其实也曾在半夜里思考过这个问题,可觉得儿子们都可爱,不知道把权力位子交给哪一个才好,现在脑袋里正充满了矛盾。这家伙最大的爱好就是泡美女,曾经一脸得意地大声宣布,我有病,我的病就是好色!这么标榜自己好色,泡的美女肯定不少,做生儿育女的工作绝对卖力,可儿子生得不算多,只有六个。而且,这六个儿子没有一个是大奶生的。因此,算起来,六个儿子的机会是均等的,现在只看他的态度了。他想个个都给,可位子只有一个,他又不可能把齐国真的像切蛋糕一样,分成六大块,让六个儿子个个有份。

他最后只得把这个烦恼交给管仲:“现在只有两个标准了,一个是按照惯例,谁年纪大谁当太子;另一个标准是谁水平高谁当老大。现在是无亏的年纪大,但姜昭的水平过硬。你说让谁来当才好?”

管仲说:“我认为,还是让有水平的人来接班。如果水平低的人当权,咱的霸主事业马上就画句号了。”

齐桓公虽然到处宣布自己最大的爱好是泡妞,其实这个霸主才是他最看重的,他当然希望他开创的事业,他的儿子、孙子都能继承下去,让伟大的齐国永远当诸侯的霸主,因此听到管仲的这话,马上就精神了起来,当场决定让姜昭当接班人。可兴奋之后,又郁闷起来,怕无亏同志不服,双方动起手来,后果可就严重了,那时不但霸主做不成,而且还有亡国亡种的危险。他又不能像郑文公那样,事先把无亏的头砍下,免得以后麻烦。

管仲还是有办法的,他建议:“从诸侯中选一个人品好、有水平的人当姜昭同志的监护人。”齐桓公觉得这也是个好办法。

这好像是个好办法。一般好像是个好办法,其实根本就不是个好办法。

从管仲的这个办法来看,我们就知道,齐国的霸主事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你让一个其他诸侯来当这个监护人,不等于把霸主的权力交到人家的手中了吗?这个办法虽然保住了姜昭在齐国的权力和地位,但却完全丢掉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这辈子最大的成功就是得到了管仲,他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把全部权力都交给管仲。而管仲这辈子最大的成功也是遇到了齐桓公,使得他能够全力在这个历史的舞台上放开手脚地表演,使他成为后世很多政治家的榜样——就连诸葛亮同志也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好像他什么错误也没有发生过。但我们慢慢看一看,就会发现,他这辈子同样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就跟诸葛亮的错误一样,在大权在握的时候,并没有为齐国招聘到几个有用的人才,他很轻松地为他的老板定下接班人的人选,但他却没有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让那个人像他一样,带领齐国人民继续在霸主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他还有一个错误也是不可原谅的。这个错误说起来,也跟诸葛亮的错误一个样——没有在死前利用职务之便,把齐桓公身边的几个小人彻底搞定,最终让一代霸主姜小白死得很惨。

在齐桓公问管仲该把这个后事托付给谁时,管仲又来了一个败笔。这哥们儿有个特点,看人时,只看人品,却忽略了对方的水平,以为人品好了,什么都好。哪知,在这个你死我活,六亲不认的社会上混,光有人品,没有水平是混不开的。他给齐桓公找的托孤之人,就是那个后来著名的宋襄公。

宋襄公就是那个御说的儿子。这哥们儿别的水平不怎么样,但在人品方面却算稀有动物。本来他老爸老早就让他当了接班人,在他老爸死后,他居然把位子让给他的另一个兄弟目夷。那个目夷也是个先人后己的好学生,坚决不接受哥哥的转让。最后,他只得当上了宋国的老大。

管仲就根据这个,觉得宋襄公是天下最好的人,觉得把齐国的后事交给他托管一下,他会做得很好,等姜昭的权力稳固之后,就会把霸主的大印返还给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