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齐国的兴衰(第16/16页)
管仲的这个想法很天真,天真到傻的地步。
但齐桓公绝对不认为这个方案是很傻很天真的方案,他全面地接受了这个方案。在葵丘大会上,就直接把宋襄公叫来,把自己的意思跟他说了。宋襄公当然连忙把“能力有限、怕辜负老大重托”之类的话说了一大堆。最后齐桓公说这是老大的信任,你就放心地接受,他这才接受了。
管仲最大的荣耀大概是在齐桓公三十八年的平周之乱。原来周襄王的弟弟姬带,不服老哥当大王,又跑过去跟犬戎和翟部落联合起来,向洛邑进军,要把他的哥哥搞定,然后自己做大王。
周襄王只得拼命向齐国大叫救命。管仲带着部队过去,跟反政府武装打了一仗,就把那帮叛军全歼。周襄王觉得这个老管真是太有才了,就叫他从齐国跳槽过来,马上就任命他为周王朝的上卿,也就是说,让管仲成为大周的二把手。可管仲却没有答应,带着部队又回到齐国了。这哥们儿除了因为小时候穷,爱点钱之外,后来当了大官,在钱财方面有点腐败,其他方面的人品很不错,对齐桓公从来就是一颗红心,是一心一意要跟到底的,因此你再给他多大的级别,他也是不会鸟你的。
三年过后,我们的管仲同志终于病倒了。
齐桓公也知道,仲父这次肯定要永垂不朽了,急忙问他谁可以接他的班啊,并罗列了一批名单,统统被管仲否决。可管仲否决之后,到死也推荐不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来。到了这时,不知管仲同志的内心到底是什么想法?但遗憾肯定是会有的。
于是,管仲带着遗憾死去,留下一个遗憾的齐桓公。
齐桓公遗憾了一段时间后,就重用了几个管仲曾经猛批过的小人,而且他也知道那几个是小人,但这哥们儿的晚年很郁闷,觉得只有小人才能让他的心情爽一下,因此就硬着头皮重用他们。最后,那几个小人在他头脑晕菜的时候,把大权拿在手中,到处表演,直至他一个人像个乞丐一样死在一个角落,也没有人看他一眼。他有大量的老婆和儿女,也有大量的死党,但最后的日子跟个农村里无亲无故的孤寡老人没什么两样,死了差不多七十天,身上已经全部腐烂完毕,才被放进棺材,为历史表演了一次生动的重用小人的大戏。
从此,一个强大的齐国就直线堕落了下去,齐桓公的几个儿子,拿起大刀,都朝兄弟的头上砍去,乱成一锅粥,几个儿子都成了烈士。
但另外几个国家又强大起来,接过齐国霸主的大棒继续当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