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阿甘一样的人(第10/14页)

除此之外,日军骑兵部队还切断了娘子关的铁路线。

眼见情势如此危急,黄绍竑赶紧给太原的阎锡山打电话。

阎锡山收到紧急战报后,吃惊不小,赶紧会同卫立煌作出应变。

把绥军从忻口战场上抽出来,并由傅作义在太原部署防守。

但是老阎忘记了一点,黄绍竑给他打电话,除了报警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讨要援兵。

黄绍竑打了半天电话,却没能从对方嘴里听到一句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急得直跺脚。

现在连铁路都被日军骑兵给切断了,附近又没有其他部队可援,你先抽人过来打通交通线要紧。

老阎何尝不想抽人呢,可是整整一支绥军都抽来了太原,并导致陈长捷的防线动荡,再从忻口抽人的话,陈长捷也要撂挑子不干了。

你要人,可我没人啊……

就在两人在电话里一问一答的时候,忽然第三个人说话了:我们可不可以来啊?

注意,这第三个人的声音不是从阎、黄身边传来的,竟然也是从电话线里传出的!

很显然,有人在偷听电话。

老阎大为光火,这情报工作做的,你看看。

不过,这个声音对黄绍竑来说,却绝对意味着福音,因为人家要来拯救他了。

“偷听电话”的原来是陕军教导团团长李振西。

李振西原来是参加一战区组织的石家庄保卫战的。石家庄失守后,大家一窝蜂往南撤退,他们没跟得上,就转向了山西。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程潜的一战区认为教导团“失踪”了,阎锡山的二战区则根本不知道这是哪里冒出的神仙。

黄绍竑一听就乐了,这个神仙属于我,是我的。

当下,他也不管老阎高不高兴,先把李振西要过来再说。

李振西按照黄绍竑的指令,率教导团连夜赶到日军骑兵所在地。一看,这帮小子正在做饭哩。由于周围并无中国军队,所以他们连个哨兵都没放。

真是太欺负人了。教导团一个冲锋杀过去,打得鬼子骑兵们把刚咽下去的饭都给吐了出来,余部不得不重新退到旧关关沟里面去了。

李振西的教导团着实有些力道,不仅冲垮了鬼子骑兵,还把困在娘子关车站的孙连仲、冯钦哉给救了出来,并封住了关沟口。

重见天日,冯钦哉老皮老脸,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孙连仲却有些搁不住了。

要说打仗的本事,我孙连仲也并不比杨虎城差,怎么会反让对方下面的一个教导团给捞出来了呢。

一看,服气了。

陕军教导团是杨虎城用来储备军事干部的一个机构,说是一个团,其实人比一般的旅还多,一营就相当于普通的一团,而且尽是会打仗的“高级知识分子”,近战武器也不错,难怪能把鬼子都赶到沟里去呢。

孙连仲没发挥出威力,是因为他的主力战将池峰城没来。

孙连仲对李振西说,你再坚持两三天,池峰城就能赶到。当然,如果你能在池峰城到来之前,就把关沟内的日军都收拾了,甚至收复旧关,那就更好了。

李振西初生牛犊不怕虎,真的率部冲入沟内,并一举收复了旧关。

要守住旧关,还必须把对面几个山头都攻下来。

冯钦哉以前也是杨虎城的部将,说起来与李振西沾亲带故,为了表示一下,就刷地从日记本上撕下一页纸,亲笔写上:教导团夺回一个山头,本人即赏大洋五千元。

冯钦哉出手如此大方,把个孙连仲都看傻了:什么时候,冯钦哉你变成冯财主了。

而后李振西打顺了手,一共夺取旧关对面的八个山头。

孙连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冯钦哉破财要破到家了,八个山头,一个山头五千,那得多少啊。

都等着冯钦哉掏腰包。冯钦哉却哭丧着脸:说好一个山头的嘛,却变成了八个山头,怎么赏呢。

大家以为他在说笑,白纸黑字,还有证人,八个山头你没法赏,一个山头总要赏,五千大洋总要掏吧。

没想到这姓冯的果然是脸老皮厚,他真的一个子儿不掏。

倒是黄绍竑觉得过意不去,自己拿三千大洋出来,犒赏了教导团的兄弟。

旧关是龙山师团的攻击重点,实在固守不易。几天之后,孙连仲给李振西打来电话:老弟,池峰城到了。

听到这个声音,李振西几欲泪下。

两千多人的教导团,加他一块,只剩下了一百来人。

漏洞

 

池峰城的挥刀上阵,使旧关防线得到初步巩固,但这并不能让黄绍竑完全放心,因为他知道眼前的局面只是暂时的,要想持久,困难极大。

从小接受的军事教育,与常年内战积累的作战经验都告诉黄绍竑,接下来对手的兵力可能还会成倍增加,并且将从旧关这个结合部再次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