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时地利人和(第8/17页)

山下趁势把机枪中队和步兵炮中队也压上去,六个中队齐上,对守军造成极大的压力,牛头山率先失守,到中午时分,外围的最后一个据点马头山也被日军完全占领,373团退至山下机场及其附近。

占领机场是日军发起老河口战役的第一个目标,从藤田到山下,自然都惦记得紧。因为伤亡较大,山下对各中队进行了重新编组,弹药也重新调剂,一吃完中饭,就向机场攻来。

经过交战,第26联队得以占领机场。鉴于重新夺回外围阵地困难较大,城内又兵力薄弱,师长汪匣锋将373团撤入了老河口城,并由陈仕俊指挥,在北门御敌。

第26联队虽然在城外得手,但弹药已近乎全部耗尽,整个联队剩余子弹不过一百余发,仅够守一座马头山,部队也异常疲劳。藤田茂根据实情,允许第26联队主力撤后休整。

第26联队算是功成暂退,第25联队还在北门忙活着。位于北门墙角隐蔽处的第125师指挥所也挨了炮弹,通讯兵与卫士伤亡四人。

汪匣锋把师指挥所设得如此靠前,是为了便于观察和指挥。短兵相接处,守军也受到不小的伤亡,汪匣锋发现负伤的守城士兵大多是头部负伤,而且中的是枪伤,感到颇为诧异,于是便遁迹侦察。

一侦察,原来是古泽在城外屋顶和大树上设置了机枪手,居高临下,很容易对士兵造成杀伤。汪匣锋赶紧选派神枪手,像打鸟一样逐个予以消灭,才降低了守城士兵的伤亡。

古泽从下午忙到晚上,依旧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什么头绪都没弄得出来。

1945年3月28日晨,山下带着副官,以一种轻松的心情来到旅团司令部,向藤田请示机宜。

藤田刚到老河口时,犹如打了鸡血一样,此时却无精打采,意气消沉得让山下感到意外,简直如同换了个人一样。当山下问起,他才说到:“第25联队蒙受了极大损失,全队正在苦战中。”

这就是说古泽还是没起色了,这个孬货,山下暗自得意,一边假惺惺地表示对古泽“莫大同情”,一边宽慰自己的上级:我们占领了马头山,又占领了机场,早就应该算完成任务了。

这种时候,藤田要听的就是这种话,当下便转忧为喜。

下午三点,山下再次被藤田召进司令部,藤田已经是神采奕奕,他向山下出示了一份电报。

电报是古泽发来的,说是要藤田批准他从现在起进行“最后的突击”。

山下看过电报,差点没笑得喷出来:还最后的突击,你早干什么去了?

藤田给山下看电报,有要第26联队去助古泽一臂之力的意思,可是山下没有弹药了,怎么打?

山下给藤田分析:在前期作战中,防守光化老城、老河口的支那军队受损不大,一旦反击,弹药匮乏的骑兵旅团必将陷于被动,不如等援兵赶到再作计较。

藤田觉得有理,遂命令第25联队先不要动,坐待援兵。

第125师已经提前等来了援兵,这就是孙震调派的第127师。在信罗战役中,与第125师协同作战的是第124师,两师因不是出自一个系统,曾导致指挥和配合等各方面出现问题。孙震显然对这个教训印象深刻,他这次选派的第127师,和第125师一样,追根溯源皆出自于邓锡侯门下,目前也同为陈鼎勋第四十五军所部,用孙震的话来说,“是姊妹师,容易同心协力”。

第127师原驻于大洪山,在将防务移交给友军后,即向老河口星夜急进。途中为加快行军速度,代理师长何翔迥将全师分成了前后两个梯队。

1945年3月28日晚,第一梯队到达老河口东南二十多里区域。何翔迥侧耳听了听,老河口方向有稀疏的枪声,派出的侦察兵回来报告,老河口城墙周围灯火通明,两下一综合,说明老河口仍处于日军包围之中,因此未再贸然突进。

当晚,汪匣峰派在城外负责联络的人员也找到了第127师驻营地,双方约定,第125坚守城池,第127师从次日开始,先站稳脚跟,然后进行外围作战,以解老河口之围。

1945年3月29日晨,藤田旅团长尚不知道自己侧背来了中方援兵,他正为一份命令犯愁。这份命令由军司令官内山亲自下达,内容是要求藤田立即启动“入斩队”计划。

出兵之前,藤田特地预备了中国马以及中国野战骑兵所用的装备,其数量正好够一个中队使用。藤田的算盘是编组“特别挺进入斩队”,凭借机动快速的特点渗入中国军队的后方,以杀死高级指挥官,破坏中方的指挥中枢。

同派伪军化装侦察一样,这都是藤田自鸣得意的诡诈战术,如果运用得当,其破坏力确实不容小觑。

“入斩队”迟早要派,要不然备那么多道具干嘛,也不嫌累的慌,藤田犯愁,是觉得时机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