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提纯可卡因人咬狗(第19/26页)
正如比恩指出的那样,推进这场恐慌的不是合乎逻辑的论证,而是道德上的愤慨和恐惧。英国没有发生什么提纯可卡因大流行。1989年,伦敦只查获了五十八克的提纯可卡因,1990年,整个英国查获的提纯可卡因总量也不超过一公斤。据克莱尔.哈格里维斯称,他们在1991年五月没收了数量最多的一批货——还不到一公斤,据他们估计,价值超过500,000英镑。他们没有解释,为什么一公斤的可卡因(当时价值大约50,000英镑)——即便是泡制成了提纯可卡因——居然价值500,000英镑。
事实上,提纯可卡因在英国从来就算不上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几个。与美国不一样的是,英国附近本来就没有哪个国家有多少可卡因的。从哥伦比亚往欧洲运可卡因可是件麻烦事。比到美国要远得多。而且同哥伦比亚的毒贩子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如墨西哥——之中,没有哪一个同英国交界。这儿也几乎没有什么哥伦比亚流亡者群体,可以组织起来销售毒品,而且哥伦比亚人不会讲标准的英语,很容易被英国警方盯上。而且人们一直普遍认为欧洲的海关官员是无法被收买的,而这儿给毒贩子判的刑总是很重。
因为可卡因少了,价格就更高——那些喜欢提纯可卡因的人买到提纯可卡因的机会就更少了。同样,有人指出,美国存在一个由来已久的“下层阶级”,对他们而言,像提纯可卡因这样的毒品是一种逃避生活的方式。这些人没有工作,通常也无法胜任任何工作。他们处于绝望的境地。尽管英国也存在失业问题和贫困问题,但是比美国的程度要轻得多。我们有完善的免费医疗卫生制度。大洋彼岸的堂兄那里的“贫民窟”,我们也没有。其他诸如安非他明类的毒品很容易就可以买到,而且价格便宜。所以提纯可卡因的市场就更小了。英国国家特种部队最终在1990年八月悄无声息地无疾而终。
这不是说英国从来就没有提纯可卡因问题。我采访过的大多数禁药取缔机构官员都承认,提纯可卡因从来没有像他们预言的那样袭击过英国,但最后总是警告说——在某个时候——提纯可卡因一定会袭击英国。也许他们说的对。美国国家发展研究机构的布鲁斯.约翰逊告诉我说:
没有哪个欧洲国家希望出现像美国这样的提纯可卡因问题。所以任何笑着说“我们从来都没有出现过提纯可卡因问题”的人不要太骄傲……只要地下经济下定决心开始抽提纯可卡因就够了——你们那儿又不是没有可卡因——英国要出现提纯可卡因大流行简直太容易了。
最初的铺天盖地的耸人听闻的报道过后,提纯可卡因的话题在美国也渐渐消失。这也许没有什么出人意外的:媒体最初把它夸张得太过分了,没有给留下什么余地来继续进行报道。今天回过头来看看这场恐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尽管美国各地使用可卡因的方式的确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是这些统计数据根本就无法为早期的新闻报道中的那些惊恐的报道作证。1985年,尽管司徒曼和媒体竭尽所能把美国公众吓得魂飞魄散,美国与可卡因有关的死亡人数只有1,092人。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抽”可卡因,所以不可能是“提纯可卡因”作怪。第二年,每有一人因可卡因而死亡,有100人因酗酒死亡,300人因抽烟死亡。然而正如雷纳曼和莱文在他们的《提纯可卡因的背景:政治与媒体制造的毒品恐慌》一书中谈到,没有一个人到电视上惊呼出现了酗酒或是抽烟大流行。
儿童使用提纯可卡因的统计数据就更微不足道了:就在《新闻周刊》到处报道说出现了儿童使用可卡因的“新的流行趋势”的1986年,吸毒的十几岁的年轻人的数量已经连续下降了四年。这个数字在整个提纯可卡因恐慌时期还在继续下降。然而这并不妨碍媒体把这种毒品描绘成年轻人的灾难。正如雷纳曼和莱文指出的那样,从1985年到1988年——正是虚假报道最为盛行的时候——高中高年纪学生的吸毒人数猛降了百分之三十七。问他们以什么方式使用可卡因的时候,仅剩的这些吸毒者中只有百分之一点三的人说是以抽的方式。让儿童使用提纯可卡因的“新的流行趋势”见鬼去吧。媒体的信息都是从哪儿来的呢?对媒体有关提纯可卡因的报道所作的调查显示,毒品新闻中引以为证的绝大多数的专家意见都来自于执法领域,或者是政客,后面加上对大街上的不明就里的路人的采访。他们最少提及的一个消息来源就是学者——这些人才是真正对提纯可卡因有所研究的人。原因?学者一般都太不太喜欢危言耸听,都太谨慎。他们不会像警方和政客那样刻薄地谴责提纯可卡因。简而言之,他们的话不能引人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