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敢忆衡阳(1944年4月~1944年12月)(第34/67页)
张家山那边,占领两翼小高地后,黑濑派人通过小高地急袭了其后面的山丘。
方先觉派第3师第8团第1营的两个连,在营长李恒彰带领下去夺。这时候,在城西南阵地,守军的番号仍是预10师,但里面多是补充进去的第3师第8团和第9团的士兵了,以至于周庆祥抱怨说:“兵是第3师的兵,可功劳叫预10师给拿了。”
在张家山两翼小高地后面的山丘,中日两军又展开厮杀。
尽管张家山左翼机修厂和军舰高地仍在,但在左右两翼小高地已失的情况下,再想守住后面的山丘已经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了,且山上的战斗工事在日军飞机、火炮轰炸下,亦已十不存一。在这种情况下,方先觉同意葛先才提出的放弃张家山的报请。
7月13日深夜,葛先才向陈德坒下令,残部撤出张家山,退至身后的二线阵地萧家山。
14日早晨的黑濑平一,终于踏上了中日两军反复争夺13次的张家山。从小高地到后面的山丘,都没有出奇之处,甚至很难被称为山,只是三个高岗而已。草木都已被削平,土地已经被尸体染得殷红。在张家山,第10军先后投入七个连(主要是预10师的部队,一部是第3师的部队)。日军则先后投入第116师团的第120联队一部和第133联队主力。在张家山,第133联队大队长一死一伤。除了个叫小山的中队长幸存外,其他11个全部被守军毙杀。
黑濑望着横遍山野的中日两军的尸体,自言自语:“这是昭和的203。”(取日俄战争最残酷的203高地攻坚战之意)
张家山陷落后,虎形巢和范家庄也随之放弃,守军退至身后的西禅寺,西南郊通往衡阳市区的第一道大门,被打开了。
张家山左翼机修厂、军舰高地的战斗也到了最后的时刻。
军舰高地是日本人的说法,就是说守军把这座无名的山丘正对日军的那面削成断崖,而其他三面也都是近乎天然悬崖,远望确实像在高台上停泊了一艘军舰。高地上,有四个钢筋混凝土堡垒,由于在草树间过于隐蔽,直到后来黑濑联队第2大队残部攻占该高地才发现该堡垒群。在最后的激战中,中日两军几乎全部倒地。在停兵山上观战的日军炮兵大队长仓成国雄在回忆录《湖南战记》中记载:“10点20分占领顶上以后,敌军反击两三次,我军一直坚守,但见不到友军。在炮队镜里,看到顶上只有一人在拼命挖壕,可能是为了死守高地。”
日军后续部队攀云梯而上。
在阵地反斜面,预10师第30团第3营营长周国相拎起机枪,对副营长蒋鸿熙说:“我这次带队冲锋,如不成功,你便率余部退守打线坪,如果上峰怪罪,就说是我的命令,你只是奉命行事。你不必多言,你的责任也大,要把活着的兄弟带回去!”
周营长在10分钟后殉国。
张家山陷落后,葛先才下令机修厂的守军撤往打线坪,这样蒋副营长才率残部五六十人转移。
日军占领军舰高地后没多久,张家山上的黑濑平一也相继接到第3大队长小野和第2大队长足立战死的消息。只说足立,在张家山小高地腿部受伤,指挥部队攻占军舰高地,本人也上到峰顶,就在带着炮兵联络员眺望张飞山时,中了对面打来的炮弹。
在中国军队毙杀足立后,鬼子们傻了。
因为大队长阵亡,通常中队长要代理大队长职位,但这时第2大队的5至8中队,各中队长和小队长除了战死就是重伤,每个中队均由下士指挥,已没有一名军官了。这个现实让黑濑不寒而栗。
黑濑联队的三个大队长全部被中国军队毙杀后,迫八郎出任第3大队长,第2大队长一时空缺,关根彰出任第1大队长。此时,在第1大队,有的中队长竟由伍长代理。中队长本应为大尉。在伍长和大尉之间,还隔着中尉、少尉、准尉、曹长、军曹五级。也就是说,在该中队里,被第10军打得已经没有上述五级军官了。
张家山身后的纵深阵地,西北是张飞山,张飞山和军舰高地后是萧家山、打线坪,再往腹地是花药山和岳屏山,岳屏山后面就是衡阳市区了。
7月14日傍晚,黑濑联队残部向萧家山摸去。
打萧家山,中途需要穿过一片池塘。尖兵第5中队在代理中队长村田侃一军曹带领下行进到池塘以东时,突遭张飞山那边的机枪扫射,瞬间七八名鬼子被射杀倒地,其他士兵迅速卧倒。村田盯着子弹射来的方向,但看不到任何中国士兵。村田身边的一个士兵轻轻动了一下,随即又引来机枪射击,尘土在地上升腾。有的士兵想把一边受重伤的士兵拉过来,同样遭机枪点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