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犹太恐惧症的兴起:强迫症的进化(第16/21页)
启蒙运动和解放运动
西欧对犹太人的观点和态度的根本性变化发生在启蒙运动年代。启蒙运动自身是三个世纪来反对古代宗教和世俗权威的顶峰。启蒙运动最显著的推进是对世界的“去神话化”,是把世界重新定义为只是处于运动中的事物,它服从于能够被人类心智理解的理性进程。启蒙思想者具有新的科学原则和更宽广的人文视野,他们是通过重新发现古典遗产获得的这一视野。启蒙思想者试图规划新的人文主义宇宙观,以取代旧的宗教宇宙观,并且相应地来改造世界。启蒙运动之光来自它的中心法国,并成为了一场国际性的思想运动。它主要得到前卫知识分子的支持,他们系统地阐述了欧洲发达国家正在兴起的商业阶层的价值观念。这些得到广泛的大城市市民和中产阶级利益支撑的价值观念断言:所有人生来自由平等,应该从传统的、专制的控制方式中解放出来。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新的人类解放的信条以及与其对应的词汇和短语——“理性”“进步”“人类尊严”“被统治者同意的政府”“自由事业”——都几乎变成了世俗的千年运动,这一运动旨在用更新的材料建设中世纪的上帝之城。
基督教千年精神演变为其世俗的对应物是无可否认的,不过,不同的是得到这种世俗的拯救所依靠的方法。正如卡尔· 贝克所认为的,18世纪不是13世纪的重演,而是以西方文明为轴心的激进变化,从上帝和超自然的力量变为人类及其世俗的希望和渴望。拯救的方法也是不同的;科学作为方法取代了宗教,依靠这种方法,人们能够征服古老的敌人(无知、迷信、贫穷、战争),得到世俗的天堂。换句话说,启蒙运动是人类意识的一次重大的定位;同样重要的是,它也是心理上的转变,因为它说出了更乐观的、更宽容的话语。启蒙运动宣称人类本质上是良善的,良善的生活应该在此生的财富中,而非在来世中追求。所有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有意义的社会和政治变化来实现。
启蒙运动许多设想后面的精神是新科学,它的支持者需要一个合作的、累积的、经验的和进步的世界;它的自我纠正原则允许采用旧的神学从未能够采用的方式纠正错误,因为新的科学不像信仰是建立在教条和未经检验的前提之上的,它要求经验上可以确定的事实。毫无疑问,鉴于对科学的这种信仰,对宗教的信仰必定会消失,事实也是如此。约翰· 洛克作出了最初的努力,英国的自然神论者阐述了纯粹“理性的”、消除奇迹或神秘元素的宗教,从此开始,启蒙运动稳固地沿着哲学怀疑论、世俗人文主义、无信仰的方向发展。宗教变得越来越理性主义,越来越没有神秘感、激情感或来世的成分。尽管18世纪依然保留了对基督教传统的信奉,但是它的哲学先锋(伏尔泰、休谟、卢梭、康德、莱辛、杰斐逊)在本质上持有自然神论和怀疑论的思想。他们倡议更广泛的宗教宽容,在观念上希望政教分离。
像所有被压迫的少数人一样,犹太人欢迎启蒙运动的赐福;另外,当启蒙运动的思想在所谓的民主革命时代(1776—1848)付诸实践的时候,他们也成为新价值观的主要受益者之一。犹太人逐渐从公民权缺失的状态中解放出来。1781年,18世纪最开明的统治者之一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发布了他的第一个《宽容特许权法案》,其理由是,这是基督教要做的事情,同时它也对国家有用。确实,犹太人越来越受到宽容,因为这不仅是正确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有用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 威廉一世很久之前就告诉他的贵族们:“犹太人和他们的商务似乎无害,而且对我们和国家有用。”事实上,就是在普鲁士,驼背的犹太人摩西· 门德尔松向更大的世界打开了窗户,他几乎是独自一人发起了与占据统治地位的柏林以及德国其他地区的知识分子领袖的对话;主要是和戏剧家和哲学家戈特霍尔德· 埃夫莱姆· 莱辛(1729—1781),他的伟大戏剧《智者纳坦》代表着普遍宽容和同情最经久不衰的文献之一。门德尔松的朋友普鲁士公务员、基督徒威廉· 冯· 多姆不仅在德国发起了激烈的争论,而且在法国也是如此,他的著作《犹太人公民权的提高》(1781)在那里出版。这本书控告社会虐待犹太人,倡议给予犹太人完全的公民权和平等。1791年,法国革命议会大会承认犹太人具有完全的公民权,诸如莱茵兰、威斯特伐利亚、瑞士、意大利北部这些由法国统治的所有地方也是如此。巴伐利亚、巴登以及符腾堡模仿奥地利的模式承认了犹太人的公民权,但同时保留了某些限制。在1806年被拿破仑战败的普鲁士邦施行了内部的改革,在1812年承认犹太人的经济而非政治的解放。拿破仑战争结束之时,所有西欧和中欧的犹太人从先前没有人权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他们居住的国家的公民或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