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宜昌最前线(1940年3月~1940年12月) 荩忱不死(第8/12页)

攻击中,一等兵藤冈虽较其他日军而言离张自忠很远,但突然甩下其他同伴提速斜插,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直扑张自忠。与此同时,在后一排的堂野,也超越前面的日军,持着枪过来。

本来斜靠着战斗工事的张自忠,猛然挣扎着站起身,怒目而视。

藤冈愣住了,下意识地站住。确切地说,吓住了。几秒钟后,藤冈将刺刀捅过去。

张自忠则用尽最后的气力,大吼着,伸手抓住已刺进自己身体的刺刀后的枪身。从后面赶到的堂野的枪响了,击中张自忠右腹。随后,小队长松本冲上来开枪,子弹从张自忠右额穿过。

被惊着的藤冈怪叫着,用尽全力往前刺。中国士兵拼刺刀时是直接往前刺,日军士兵不同,训练动作中最后一环是往上挑,所以张自忠殉国的场面极为惨烈。

张自忠轰然倒地。

此时,张自忠身边的人朱增源、谷瑞雪等已逃出。马孝堂等几人被俘,马脖子随即挨了一军刀。他翻身滚进沟。日军怕没死,又追下去,向其头部和腹部再剁六七刀,往肚子上又刺了两刀。尽管如此,马孝堂当时仍活着,被附近村民救下,用大箩筐抬着,在5月17日,送到冯治安第77军第179师师部。

作为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是抗战八年里中国军队这边战死的最高将领。

四年后,另一位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亦牺牲。李是在撤退中遭日军便衣队袭击而阵亡的。

抗战爆发后,张自忠经常对部下说一句话:“日本武力强盛,我们国家羸弱,作为军人,除了去抗争、去牺牲外,没有其他办法,但这亦是伟大的时代,是军人用责任和使命力转乾坤的时代。”

张自忠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他闭上眼的刹那,也许会回忆起平津的屈辱、南京的仓皇、临沂的死斗、台儿庄的辉煌、徐州的怆然……

但是,一切的一切,都化为遥远的前生了。

张自忠是闭着眼睛逝去的,没有死不瞑目。

虽然进攻前,联队长横山说张自忠司令部就在这一带,但此时中队长堂野仍不敢确定被自己的部队击杀的就是张自忠。小队长松本在张自忠的衣服口袋翻出一支派克笔,上刻着将军的名字,他跟堂野互相看看,不禁浑身一颤!随后,几乎同时后退了两步,肃然立正敬礼。

没多久,联队长横山武彦带人赶到。不过,他也不认识张自忠,需要最后的确认。横山下令,叫日军把遗体抬往十多公里外的陈家集第39师团司令部,让参谋长专田盛寿辨认。

专田单膝跪在遗体前仔细辨认。

由于头部中弹,张自忠的遗体颅骨塌陷,面容模糊。差不多一分钟后,专田站起身,唏嘘了一声,对身边的师团长村上说:“正是中国大将张自忠!”

村上亦率人退后几步,朝张自忠的尸骸深深鞠躬。

专田:“怎么处理尸体?”

村上:“建墓立碑。”

村上又说:“放回几个俘虏,叫他们给中国人报信。先埋葬了吧,中国人会来取的。”

就这样,日军在附近的一处山坡上埋葬了张自忠,木牌上写有“中国大将张自忠之墓”的字样。

再说张自忠集团军的另两支部队。

何基沣第179师、黄维纲第38师与敌激战,开始将敌一部包围,没想到很快又被反包围。其中第179师被打散,主力在参谋长徐廷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9期,河北蠡县人)率领下,突围到一个叫王家湾的地方喘气。

5月17日午后,见村民抬来马孝堂,徐参谋长大惊,联想到前一天南瓜店附近枪声如织,仿若爆豆,知道情况不妙,问:“总司令呢?总司令怎么样了?”

马孝堂声音微弱,耳朵贴近后,才能听清楚:“总司令受伤后,已经阵亡……”

道出张自忠殉国场面后,马孝堂才痛苦地死去。

随后,一些士兵回来报告说,总司令阵亡后,日军将其白布裹尸,埋葬在陈家集祠堂后山。

徐参谋悲痛不已,随后联系第38师师长黄维纲,后者听完仰天长啸数声,继而号啕。当晚,黄维纲派便衣队抢夺尸体。日军没阻拦,远远看着张自忠的尸体被运走。没过两小时,第39师团长村上启作就接到第11军司令官圆部和一郎的命令,要他把张自忠的尸体运到武汉,但已经晚了。

冯治安得到张自忠殉国的消息后,顿时如五雷轰顶。

他下令叫第38师和第179师向当面日军反击。可由于主帅新丧,士兵低沉,接战中,伤亡惨重,只能再次突围。

日军在汉水东岸攻势凌厉,李宗仁已把战区司令长官部转移到相邻的均县(今丹江口),李本人仍带着部分参谋留在老河口。老河口位置虽比较隐蔽,但通信条件不太理想。正如前面所言,自5月15日以后,老河口、张自忠之间就失去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