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他强任他强,轻风拂山冈(第15/17页)
笔者并不是“铁路党”,顶多就是去过几次铁路博物馆看蒸汽机车,但是我很能理解铁路党对火车的感情,因为这是中国人对自己工业化里程的记忆。过去文人士大夫喜欢字画,欣赏的是农业文明统治集团的自我优越感。
现在中国出现了“铁路党”,还有类似的很多其他工业产品爱好者亚文化群体,这说明中国的工业化已经有了自己的历史积淀。工业人口开始自我觉悟,自我认同,欣赏自己的工业时代,为此感到自豪。未来,我们要把干线铁路网推向整个亚欧非大陆,就是要为整个第三世界创造自己的工业化历史,让他们一起热爱工业化成果,一起享受工业化生活,一起抱怨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也一起来保卫工业化社会。
如果输出工业化硬件的过程可以叫“车同轨”,那么输出工业化文化自然就可以叫“书同文”,当然我们并不会强迫任何国家的人使用中文,不过输出工业文化起到的效果和秦始皇统一文字并没有太大不同。
输出文化的目的是输出“中国模式”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政治体制改革经常是国内分贝最高的话题之一,政府工作报告里都经常会提到。不过相比国内,真正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恐怕是全世界,改革的方向也不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美式议会政治,而是一种政府更负责任,更专业,能够从经济布局、产业模式、产业链配套层面上进行精确管理的治理模式。
前面说到的那些都是涉及几十个国家几百套产业链的事情,哪怕一个国家只分到其中一小部分,也需要认认真真去做。要做事情,需要的就不是一个只能各抒己见的沙龙,而是一个能运筹帷幄的参谋部。虽然看起来这样有一些专断,不过总比挨饿、挨打、内乱、混战强。有个历史名词叫“开明绅士”,可从来没听说有叫“开明乞丐”的。
实际上中国在经济、工业、民生上的成功已经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模仿者,比如我们搞改革开放,越南就搞“革新开放”,朝鲜搞了经济特区,埃塞俄比亚的朋友说他们的总理写了一本书,主张“要让一部分埃塞人先富起来”。有人愿意学习我们当然好,不过这也给我们带来了责任,就算为了“中国模式”的声誉,我们也需要提供一些更专业的指导,让他们不要只学皮毛,要多学一些精髓。
毕竟比起秦始皇来,我们有更大的目标,不是统治一个中原,而是要承担起责任,即摆脱帝国主义统治,改善民生,争取共同发展的责任,因而我们也必须把工业化时代为人类带来的生存权、发展权、繁荣权,和保障繁荣发展的公平、正义作为新的“普世价值”推出去。在赢得世界之前,我们会先赢得世界人民的心。
当然有一些方面我们自己做的也不怎么到位,不过欧美推行他们的普世价值,基本上没有哪条是他们自己能真正做到的。都有缺憾才要共同进步,我们输出工业化,推广工业文化,不是为了当上帝,对别人指手画脚,而是为了给我们自己的工业体系撑起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把生存、发展、繁荣的权利带给相信工业化、相信中国的人们。
仁者无敌,仁者有术
相信工业化的国家其实不少,比如伊朗这样的国家,有波斯帝国的辉煌历史,有资源,也有搞工业化的意愿,但被美国制裁,资源卖不上好价钱,工业物资采购不到。伊朗比中国更痛恨美国的海上霸权,动辄就高喊封锁海峡切断波斯湾航线,虽然从军事上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毕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诉求。历史上伊朗曾经被英国人统治,英国建立了英波石油公司掠夺伊朗的石油资源,这个公司也就是现在的BP,就是2010年在墨西哥湾漏油的那个。
英国人光挖石油也就算了,最让伊朗人气闷的是英国为了控制伊朗,建立的电站都是烧煤的,当时伊朗没发现煤矿,如此一来,就算伊朗有个名义上独立的政府,但油田需要电,为了挖石油也离不开海运的煤炭。伊朗革命前每年要花大笔外汇进口煤炭,而采油中冒出来的油层气却只能白白烧掉,在“霍梅尼革命”之后伊朗被西方封锁,无力改造电站,最后中东人的轴脾气上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上核电。这也是所谓“伊朗核问题”的前因。
至于后果,伊朗坚持独立自主恐怕是谁也撼动不了了,如果能得到可靠的大陆运输线,和其他工业社会沟通,他们会比中国更依赖这个铁路网。
从伊朗到中国,可以过境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是我们的友好邻邦。从经济上来说,巴基斯坦虽然是一个传统农业国,但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只有24%,第三产业超过52%,如果我们把铁路修到德黑兰,首先对占其经济半壁江山的商业、服务业就是一个超大利好消息。因为巴基斯坦并不靠近海上航线,除了阿富汗,没谁的货物要从巴基斯坦转口运输,使得巴基斯坦的商业、服务业也只能自给自足。一旦铁路和油管贯通,巴基斯坦首先就能获得铁路、油管运营收入,接下来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和商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