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他强任他强,轻风拂山冈(第17/17页)
和跨国铁路比起来,除了有限的偷电,跨国电网的政治风险几乎为零,因为谁也不用担心敌国会顺着电线打过来,就算是沙特、伊朗和以色列,只要不让两边的人见面,中间用伊拉克和约旦隔过去,各方也顶多心照不宣。
在技术上,我们是对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网的技术投入最多的国家,因为我们80%左右的煤炭、水能、光能、风能分布在西部,而70%的用电量在东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准备建造10项特高压输电工程,超过全世界所有特高压输电工程总量之和数倍。这样的投入之下,我们自然能把电压做到足够高,把损耗降到足够低,这样的电网当然就可以覆盖整个大陆,统一调度,根据时区的变化在各个国家之间平衡用电峰谷。
从理论上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电网是最大的低碳,最大的环保,我们建立这个,立刻就可以联合全体发展中国家一起收欧美的碳税,不愿意交钱您就老老实实挖煤发电去吧,我们这种免费能源不伺候您了。
有了这样一个电网,整个覆盖范围内各国经济都会得到巨大的发展,不管是利用地理优势修太阳能电场,还是结合资源优势加入我们的产业链,分担一部分工业,还是引水灌溉把沙漠变成粮仓。铁路、公路自然也可以顺着铺过去,至于美国人还能不能印美钞,欧洲人还有没有信用印欧元,其实根本不是问题,能发电的国家可以用电费当担保,需要电造东西的国家可以用产品作为担保,谁拥有技术优势,谁就掌握货币发行的大头,这才是应该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笔者想几十年以后,经过中国输出工业化,下一代的亚洲和非洲居民应该可以搬出肮脏的农舍,住上自家的公寓楼或宿舍,在卧室的窗户里看到自己工作的工业区和高产的农田。他们的房间里摆着本国生产的轻工业品,上班坐的是附近工业中心生产的公共汽车。远方的山头上,是银色的高压输电塔,城市郊区有白色的高铁站。远方重载铁路的运输日夜不息,他们会习惯在隐约可闻的汽笛声中进入梦乡,做一个踏实的好梦。
这种生活我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的宣传画上见到过,到了21世纪已经变成了我周围的现实。刚刚过去的30年就是中国把一棵工业化的小树苗种成参天大树的过程。现在,为了让中国的工业化社会能够继续发展,我们必须把这种宣传画和铁路、电网一起推向整个世界,释放被金融资本束缚的工业力量。亚洲有40亿人口,非洲有10亿人口,目前大多数还处于前工业化状态。只要他们开始建设工业化社会,美国的霸权就不值一提。这正就是我们祖先所说的“王道”和“仁者无敌”。